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自行車雙雄 大和力挺

本文共64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外資大和資本發布「亞洲自行車產業」報告指出,自行車族群雖然短期股價欠缺催化劑,但長期受惠於電動自行車及平均單價提升的結構性需求,因此建議繼續「持有」巨大(9921)及美利達,目標價分別維持在168元、150元。

大和資本中小型股分析師簡君穎指出,雖然近期股價缺乏催化劑,且庫存調整到健康水準的時間更從今年下半年延後到2025年第3季,但電動自行車仍是結構性需求,且平均售價提高也是趨勢,都仍將是自行車產業的主要營收驅動力,並成為中長期股價的利多觸媒。

大和證券看自行車產業
大和證券看自行車產業

依據大和在亞太地區的供應鏈調查,自行車產業庫存已改善,但仍未達到健康水準。從上游零組件到下游 OEM/OBM廠,庫存天數已下滑,但仍在高檔區,需要時間去化,因此營收動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改善。

簡君穎認為,自行車產業需求能見度持續低迷。巨大已將產業恢復健康前景的預期時間從今年下半年延後到2025年第3季,主要是由於歐洲市場訂單的不確定性。歐洲是全球自行車業的主要銷售地區,占巨大2023年營收的32%,占美利達營收的51%。

除歐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疲軟外,簡君穎認為,自行車產業在2025年還有獲利下滑的風險,因為需求復甦可能慢於預期。而且,到目前為止,彭博資訊統計的法人共識預估獲利仍然很高,顯示將有下修的風險。另外,關稅為潛在風險,可能衝擊全球經濟,減弱對於自行車的需求。

簡君穎在最新報告中,維持巨大及美利達的「持有」評等,目標價也維持不變。簡君穎認為,2025年3月將有新的電動自行車款問世,可能成為短期股價催化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積電法說會今登場、股價開高30元 台股早盤一度站上23,000點
下一篇
矽光子、CoWoS族 紅火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