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深交所將迎 H+A 上市潮

本文共754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

深圳交易所即將迎來「H+A」企業掛牌上市潮,也就是在港股上市企業可以透過發行中國上市存託憑證(CDR)方式到深圳交易所上市,包括在港股掛牌的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重量級科技股,均有望回歸A股市場交易。

大陸國務院日前發布政策強調,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存託憑證。

分析人士指出,「H+A」雙重上市機制首次打通香港與大陸資本市場的雙向通道,允許企業同步募集離岸、在岸資金,標誌著大陸資本市場從單向開放轉向制度型雙向開放新階段。

港交所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港股上市公司共有2,627家。

從地域劃分來看,其中,有250家註冊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香港、澳門),更適合直接在深交所上市。

以占比最大的紅籌企業為例,根據深交所主板要求,已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申請發行股票或者存託憑證並在交易所上市的,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一項。

一、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00億元。

二、市值人民幣200億元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在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目前在深圳二次上市規則已日益清晰,例如深市主板二次上市的規則中要達到人民幣2,000億元市值,在港股掛牌的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就有14家。

目前來看,潛在能實現「H+A」兩地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除騰訊等超級巨頭外,還將集中在智慧駕駛、機器人、生物科技等領域,譬如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艙駕一體第一股佑駕創新、港股雷射雷達第一股速騰聚創、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等過去1、2年登陸港交所的優質科技企業。

一名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紅籌股回歸A股上市目前的規則是邀請制,採用CDR模式進行,已經有多家紅籌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此次政策新風向下,有利於更多紅籌股回歸A股主板上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新能源車上半年出口106萬輛 年增75.2%
下一篇
此前曾透露年度營收超過人民幣十億元 宇樹科技開啟上市輔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