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05字
外媒報導,大陸政府正積極推動商業航太產業的發展,以追趕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縮小與美國的航太競賽差距,北京當局已向民營航太公司豪擲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以打造不依賴西方技術的航天產業。
華爾街日報指出,至少有六枚大陸研製的可重複使用火箭計畫今年首飛,此外,大陸首個商業發射場在去年11月投入營運。報導稱,這些商業航太公司多半沒有外國技術,它們的興起象徵著大陸航太產業技術自主化的最新進展。
在中美競爭態勢下,大陸從半導體到人工智慧領域正加速實現技術自給自足,以打造「堡壘中國」。去年,商業航太業務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2月大陸中央舉行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也強調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私部門,當時與會者也包括衛星製造商銀河航太的負責人。
喬治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海因斯(Lincoln Hines)分析,北京方面擔心僅靠國營企業,大陸將無法追上美國。他也提醒,如果大陸繼續維持以國家為主導的產業,能否實現創新並與美國競爭還是個問題。
報導指出,目前火箭領域的領導者是馬斯克的SpaceX,營運逾7,000顆星鏈(Starlink)衛星。從發射次數來看,去年SpaceX完成134次發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完成51次,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深藍航天創辦人霍亮表示,他相信大陸公司能在2030年趕上SpaceX。香港顧問公司軌道門戶諮詢創辦人庫吉則認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原因是SpaceX一直在不斷創新,而大陸的民企還面臨政府業務多交由國有企業的挑戰,這迫使他們必須付出更多努力。他預估,大陸私人企業將在本世紀末開始與SpaceX爭取發射業務。
目前,大陸已有至少兩家企業準備與SpaceX的星鏈(Starlink)競爭,分別是中國衛星網路集團和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千帆星座」(又稱G60星鏈),後者獲得了上海市政府支持,並已與馬來西亞、哈薩克和巴西簽署了衛星通訊服務協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