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北京傳正研究俄羅斯如何規避西方制裁 為台海衝突預做準備

本文共998字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

知情人士透露,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北京當局已成立一個跨部門小組,以研究西方制裁的影響,並定期向中國大陸領導階層彙報,已從中汲取教訓,並了解如何減輕制裁的衝擊,特別是在台海問題引發的衝突可能促使美國和盟國對北京施以類似懲罰。

道瓊社報導,中國大陸這個跨部門小組向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報告,何立峰則是保護中國經濟免受西方制裁的總設計師。但知情人士也提醒,中國大陸成立這個研究小組不代表北京正在準備入侵台灣,而是在為發生武裝衝突及其經濟影響的「極端情境」預做準備。

中國大陸官員還定期訪問莫斯科,與俄國央行、財政部和其他參與規避制裁的機關主管會面。俄國入侵烏國引發西方制裁後,象徵經濟戰新時代的開端,經濟政策和地緣政治戰略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且這種趨勢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第二個任期只會更加強化。

中國特別擔心的是規模超過3.3兆美元的外匯存底。在俄烏戰爭開打後,美國和盟邦凍結俄國海外資產,促使北京更積極設法分散外匯存底組成,減少美國公債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

報導並表示,台海危機也可能導致規模遠大於制裁俄國的經濟戰。大西洋理事會和榮鼎集團去年預估,西方的全面金融制裁將擾亂中國大陸金融體系、中斷貿易,並危及3.7兆美元的中國海外銀行資產和外匯存底處境。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指出,中國大陸是以俄羅斯為制裁發揮作用的方式、以及加以管理的前例」,「他們知道,一旦台灣有事,也會被(西方)用類似工具對付」。

俄國經濟在烏克蘭戰爭期間持續展現驚人韌性,主要歸功於石油出口、以及與北京合作。俄國藉由調整大宗商品流向、大規模刺激經濟,及透過鄰國規避出口管制以因應西方的制裁,從而穩定俄國經濟,且能持續對烏國用兵。

分析師說,中國大陸從俄國經驗所汲取的教訓,是做好準備的重要性。俄國戰前曾尋求分散外匯存底、經濟去美元化,並打造國內金融管道,儘管成功程度不一,卻幫助保護俄國經濟、並爭取到適應制裁的時間。

中國大陸獲得的另一個借鏡,是了解西方聯盟的合作與分歧。美國、英國、歐盟和其他盟國合力將俄羅斯的主要銀行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金融網絡,並對俄國油價實施上限。但西方聯盟內部也出現分歧,尤其是因擔心通膨而對石油制裁的立場不一致。

由於中國大陸的世界經濟影響力更大,全球制裁成本預料將更高,根據大西洋理事會和榮鼎集團的估計,至少3兆美元的貿易和金融流動將面臨中斷風險。

知情人士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數月內,北京成立了一個跨部門小組,以研究俄國如...
知情人士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數月內,北京成立了一個跨部門小組,以研究俄國如何逃避制裁,為台海衝突預做準備。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公安部長召開打擊電詐會議:堅決遏制電詐犯罪高發勢頭
下一篇
專家剖析抗美大計 大陸半導體業突圍拚成熟製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