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伊朗若封鎖荷姆茲海峽 亞洲這4國首當其衝!最慘情況曝光

一艘油輪行經荷姆茲海峽,攝於2018年12月21日。 路透
一艘油輪行經荷姆茲海峽,攝於2018年12月21日。 路透

本文共962字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

美國加入以色列行列打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國會已經批准封鎖荷姆茲海峽作為報復,只待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最終拍板。南華早報報導,一旦荷姆茲海峽供應中斷,中國、印度、日本與南韓等亞洲市場將首當衝,最糟情況是石油價格飆升至最高每桶130美元,進一步加劇已居高不下的通膨現況。

荷姆茲海峽的航運重要性

荷姆茲海峽位於波斯灣與阿曼灣之間,是一道最狹窄處僅約33公里寬的水道。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資料,全球約20%的石油與天然氣運輸經過該水域。

2024年約有84%的原油與凝析油、83%液化天然氣通過荷姆茲海峽運至亞洲,主要市場包含中國、印度、日本與南韓,約占總量的69%,極可能在供應中斷時首當其衝。

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自2017年起超越美國,超過70%的石油仰賴進口,而其中約半數來自中東地區。

荷姆茲海峽封鎖紀錄

荷姆茲海峽從未遭到全面封鎖,但曾多次出現中斷情況,包括19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油輪遇襲、2007年伊朗與美國海軍間的緊張局勢、以及2023年伊朗軍方扣押雪佛龍(Chevron)優勢甜蜜號(Advantage Sweet)原油油輪。

最糟的可能情況

高盛分析師22日在研究中指出,若荷姆茲海峽的能源供應遭遇持久且大規模中斷,油價與歐洲天然氣價格可能會分別飆升至每桶110美元(約台幣3293元)與每兆瓦時約115美元以上(約台幣3442元)。

高盛分析師補充,儘管中東局勢仍不穩定,但美國與中國等主要經濟體都有強烈動機防止荷姆茲海峽運輸出現持久且大規模中斷。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2日呼籲中國說服伊朗不要封鎖荷姆茲海峽。

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主管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在14日的報告表示,最糟的情況是伊朗全面中斷石油供應並且關閉荷姆茲海峽,這可能導致原油價格飆升至每桶120美元(約台幣3592元)。

倫敦金融顧問巨頭德維爾集團(deVere Group)執行長格林(Nigel Green)22日評論表示,部分分析師「現在警告,原油價格可能飆升至每桶130美元(約台幣3891元)」,這取決於德黑蘭下一步行動。

格林描述:「這類價格衝擊將進一步推升全球通膨,而目前通膨在多數地區仍然偏高或頑固不降。」他提到,「市場原先預期包括美國聯準會在內的多家央行將在今年下半年降息,但現在這項預期已出現變數。」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期權交易員押注英國央行將不顧通膨深度降息 望藉此獲逾1,000%的回報
下一篇
美穩定幣合法化 過關 激勵加密幣市值衝上4兆美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