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人口數據危機 藏隱憂

本文共656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科學家警告,近年進行全面人口普查的國家日益減少,這項「人口數據危機」正成為潛藏的未爆彈,可能衝擊疾病防治與教育規劃等政策的效益。在人工智慧(AI)運算仰賴這些數據之際,潛在傷害可能更大。

《科學》期刊19日見刊的〈消失的人們:全球人口統計數據危機威脅公共政策〉研究指出,執行全面人口普查的國家不斷減少,延後發布結果的國家也逐漸增加,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干擾、預算縮減、政府機構信任度下滑及國際支持崩塌等,但也將引發「完美風暴」。

這份由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指出,涵蓋全球15%居民的國家,都未能在2015-2024年進行人口與住房普查,比十年前增加7%,世界各國有上百萬人未被計入普查與調查數據,致使決策當局未能掌握治理人口的全貌。

報告主要作者、南安普頓大學 WorldPop研究團隊副主管艾絲培擔心,這種衝擊可能很「深遠」,因為人口數據是「幾乎所有經濟與社會活動之母」,決定了「政府要投資的領域、方式和人口族群」。

艾絲培說,統計機構資金遭砍,會減弱可得數據的品質,也可能造成「大批人口未被計入,被排除在公共決策外」。報告也說,最近美國、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縮減國際援助預算,將使情勢惡化。

報告推算,涵蓋非洲33%人口的國家,2015-2024年都未統計人口,黎巴嫩、敘利亞及葉門等國家的衝突也已大幅限制當局普查的能力,儘管這種數據缺口影響窮國最深遠,但富裕國家也無法倖免,普查日益無法蒐集到特定人口族群的完全資訊,孩童人數常被低報,有研究指出,2020年的美國拉丁裔人口被低估了將近5%。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德州洪災救難英雄 海岸防衛隊員1人救出近200人
下一篇
AI 太耗電!美電價喊漲、年增幅達142% 用戶月帳單恐增1,500美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