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南韓對美經常帳順差創史上新高 加重關稅談判壓力

現代汽車因生產基地仍多集中在南韓本土,比其他車廠更容易受到美國關稅波及。 美聯社
現代汽車因生產基地仍多集中在南韓本土,比其他車廠更容易受到美國關稅波及。 美聯社

本文共1014字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南韓去年對美國經常帳順差創下新高,無形中更增添總統李在明和美國總統川普爭取貿易協議所面臨的挑戰。

南韓已被川普盯上 李在明盼在7月前達成協議

南韓央行20日公布,南韓2024年對美經常帳順差高達1,182億美元,寫下歷史新高,2019年以來年年增加,反映雙方貿易關係日益緊密,也帶來新的摩擦風險。

這個數據再次印證南韓對美順差規模之大,南韓已被川普列為加劇美國貿易逆差的十大國家之一。

李在明原訂本周在加拿大G7峰會上和川普舉行場邊會談,但川普因中東情勢緊張升溫提前離席,會面臨時取消。據了解,李在明希望能趕在7月調高基準關稅前和美方達成協議。

美國為南韓第二大市場 變數太多難以精算未來衝擊

西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許俊榮(音譯)說:「目前還很難預料川普或其他國家會怎麼因應,變數太多,對GDP的衝擊雖可能很大,但要精確估算不容易。」

許俊榮估算,若實施所謂對等的25%關稅,南韓整體出口恐下滑2%,對GDP成長的最大影響可能多達0.7個百分點。

美國是南韓第二大外銷市場,僅次於中國大陸,去年占南韓出口總額18.7%,金額達1,278億美元。美國貿易代表署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對南韓貿易逆差為660億美元,居雙邊逆差第八名。這樣的數字勢必引發川普關注,他向來將持續的貿易逆差視為國安危機。

現代汽車多在南韓生產 半導體業也不安全

南韓對外貿易集中於少數幾個關鍵產業。根據產業通商資源部統計,2024年半導體出口總額達1,419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約21%;汽車居次,超過10%;鋼鐵產品則接近5%。

汽車對美國市場依賴尤為明顯,占南韓對美出口總額逾1/4。其中,現代汽車因生產基地仍多集中在南韓本土,比其他車廠更容易受波及。為降低衝擊,現代今年3月已宣布將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用於汽車生產和相關計畫。

半導體目前尚未被直接納入個別產業關稅對象,但隨著美方考慮更廣泛的科技貿易限制,相關審查壓力明顯升高。美國商務部預計數周內將公布「232條款」調查結果,這項調查針對被視為攸關國安的產業,包括半導體在內。

南韓汽車、半導體和電池等產業在拜登政府任內投入數十億美元赴美建廠、強化供應鏈,以取得抵稅優惠資格。這些投資如今可望部分抵消川普加徵關稅的衝擊,最終也會導致南韓對美貨品出口減少,縮小雙方貿易順差。

同時,南韓企業在美直接投資日增,帶動股息和利息收入成長,推升主要所得帳順差規模。南韓央行表示,去年主要所得帳順差也創下新高,占對美經常帳順差近16%。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輝達攜手思科及Indosat 印尼設人工智慧中心
下一篇
川普喊基本關稅上看20% 提高加拿大稅率至35%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