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IEA:2025年原油仍供給過剩

IEA預測,儘管中東衝突升溫引發供應干擾疑慮,今年全球原油仍將大幅供給過剩。
(美聯社)
IEA預測,儘管中東衝突升溫引發供應干擾疑慮,今年全球原油仍將大幅供給過剩。 (美聯社)

本文共853字

經濟日報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儘管中東衝突升溫引發供應干擾疑慮,今年全球原油仍將大幅供給過剩;未來五年需求雖然會持續成長,但估計將於2029年前觸頂。

根據IEA年度報告,2025年全球原油日產量預計將增加180萬桶至1億490萬桶,超越預估需求的1億380萬桶,導致全年原油庫存增加。IEA表示,「若無重大供應干擾,2025年油市看來供給充足」。

報告指出,原油供給增加,主要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正逐漸結束減產行動;非OPEC+產油國今年日均產量也料增140萬桶。

同時,中國大陸與美國需求疲弱將壓抑全球需求。IEA預估,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每日將增加72萬桶,低於先前預估的74萬桶。

IEA表示,在供過於求情況下,2月以來全球儲油量平均每日已增加100萬桶,僅在5月就「大增」9,300萬桶。但總庫存量仍較一年前少9,000萬桶。

IEA警告,以伊衝突對「原油供給安全構成重大地緣政治風險」,但「截至報告撰寫時,尚未對伊朗原油出口造成影響」。IEA說,以色列上周末空襲後,伊朗已部分暫停全球最大天然氣田南帕爾斯(South Pars)生產,但仍不清楚是否損及產量。

根據IEA,伊朗5月原油產量創七年新高,達每日348萬桶,也是川普2018年前一任期時、打壓該國原油交易以來最多。

IEA在2030年展望報告中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原油供給將持續高於需求。2024-2030年全球需求每日將增加250萬,在2029年前達每日1億550萬桶的頂峰。而供給增速將遠大於需求,同一時期的產量將每日增加逾500萬桶至每日1億1,470萬桶。

IEA說,中國是石油需求成長放緩的主因,預料中國石油消費將在2027年觸頂,原因是電動車(EV)銷售激增、高鐵陸續通車,以及使用天然氣的貨車不斷增加。這是IEA首次明確指出該國需求觸頂的時間點。

OPEC看法不同,該組織調降美國與其他競爭國明年的供給成長預期,但今明兩年的需求展望維持不變。OPEC預測,非OPEC+產油國明年產量,每日將增加約73萬桶,低於上月估計的80萬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媒:印航空難初步調查 發動機燃油開關沒開
下一篇
總編推薦/與川普談貿易協議為何這麼難?彭博點出三大關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