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專家:川普若變更晶片法對美國 AI 和消費者影響甚大

經濟專家警告,川普對晶片業取消補助並實施關稅雙管齊下的策略,可能減緩甚至損害美國AI研發保持競爭優勢的目標。美聯社
經濟專家警告,川普對晶片業取消補助並實施關稅雙管齊下的策略,可能減緩甚至損害美國AI研發保持競爭優勢的目標。美聯社

本文共1017字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承諾推動美國在人工智慧(AI)研發領域的領先地位,卻揚言要變更聯邦政府對晶片業的補助,並對半導體業課徵新關稅,如此反而可能帶給科技產業新的阻礙。

自上任以來,川普已表示,他將對外國生產的電腦晶片和半導體課徵關稅,以促使晶片製造回流美國。此外,川普總統及共和黨議員也威脅要終止《晶片與科學法》。這是拜登政府任內一項重大政策,旨在推動國內生產。

經濟專家警告,川普如此雙管齊下的策略可能減緩甚至損害美國AI研發保持競爭優勢的目標。

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哈斯商學院企業成長與創新專家 Saikat Chaudhuri 表示,川普對晶片法的批評令人訝異,因為AI發展最大瓶頸之一正是晶片生產。Chaudhuri 指出,大多數國家都在設法鼓勵晶片生產並以有利的條件進口晶片。

Chaudhuri 告訴美聯社:「我們已經看到晶片短缺對各個領域的影響,從AI到汽車產業都受到波及。在疫情期間,汽車業不得不採用更少或性能較低的晶片來因應供應限制。」

拜登政府承諾投入數百億美元,支持美國晶片代工廠的建設,目的是減少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因為華府認為這是一項國家安全的弱點。去年8月,美國商務部承諾提供高達66億美元的資金,協助台積電(2330)擴建亞利桑那州已經建設的廠區,確保最先進的微晶片能首次於美國本土生產。

然而,川普表示,他認為像台積電在內和聯邦政府達成協議的公司,「不需要資金」來優先考慮在美國進行晶片生產。他說:「他們需要的是誘因。而這個誘因將是避免支付25%、50%甚至高達100%的稅金。」

Chaudhuri 表示,如果川普政府果真對晶片課徵關稅,將立即反映使用晶片的商品價格上,關稅帶來的更高成本通常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他說:「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遊戲設備、智慧冰箱,甚至是汽車的智慧功能——幾乎我們現在使用的每樣東西都有晶片。對消費者來說,這將會相當痛苦。製造商無法自行吸收這些成本。」

哥倫比亞商學院經濟學教授Brett House 說:「如果在實施涵蓋廣泛的AI及其他電腦科技進口關稅的同時,取消、廢除或威脅到晶片法,將嚴重限制產業的發展。」

他指出,這類關稅將削弱建立國內晶片製造業的能力,並向投資人傳達政策前景不明確的訊號。這不僅會對美國晶片業投入的新資本形成冷卻效應,也會使現有進口晶片的成本更加昂貴。

他說:「美國的科技業領導地位向來仰賴對全球市場的開放,以及對移民與勞動力流動的包容。終止這種開放態度從來不是美國成功的秘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多重風險構成拖累 摩根士丹利對美元的預期愈發悲觀
下一篇
油價漲 終結週線連7黑走勢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