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2字
儘管美國短期內陷入經濟衰退且通膨復熾的可能性不大,但一些經濟專家警告,「輕量版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lite)的為風險正在增加。
MarketWatch網站報導,採用這一詞的經濟學家之一,是凱投宏觀北美經濟學家亞許沃斯(Paul Ashworth),意指國內生產毛額(GDP)低成長或零成長,同時通膨率在3%以上。
他說:「輕量版停滯性通膨很適合用來形容可能發生的情況。」
停滯性通膨這一詞的源起可追溯至1974年至1982年間美國經濟動盪時期,美國在這九年間歷經四度全年GDP下滑、通膨率在1980年攀升至13.5%的高峰。
不過,華爾街現在沒人預期停滯性通膨捲土重來。凱投宏觀預測美國今年GDP成長率不到2%,通膨率介於3%至3.5%。但經濟學家和企業感到焦慮的,是川普在白宮主政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反覆的關稅威脅讓企業更難以進行投資,因為企業在釐清進口供應成本之前,無法敲定投資計畫。
亞許沃斯表示:「川普對關稅的態度顯然比首任更認真。」
此外,如果川普長期對廣泛的進口品加徵關稅,勢必會推高通膨。聯準會(Fed)青睞的通膨觀察指標個人消費支出指數(PCE)在去年12月維持在2.6%,但初期跡象顯示物價在今年初大幅攀高,使得通膨率可能遠離Fed設定的2%目標。
另一方面,川普緊縮移民政策將導致美國勞動力萎縮,無論企業是缺工或引進自動化設備解決,都會推升通膨,並在GDP、消費方面都會產生影響。
川普計劃延續他第一任期的減稅政策,並推出新的減稅措施,雖然有助支撐GDP,但若經濟因此加速成長,通膨可能進一步升溫,代表聯準會短期內不太可能降息。
Comerica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亞當斯說:「這些效應將逐步影響經濟、推高通膨,迫使聯準會維持比現在更高的利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