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法國研討會談印太同盟 學者:台灣安全國際化成趨勢

本文共2110字

中央社 記者曾婷瑄巴黎14日專電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今天舉辦年度研討會,探討川普重掌白宮後印太同盟的未來。學者認為,印太同盟在川普之下將繼續發展。參與者關注台灣,熱烈提問。學者賴怡忠表示,台灣安全國際化趨勢不能停。

智庫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14日舉辦年度研討會「同盟或聯盟?美國大選後印太同盟的未來」。規劃3場座談,邀請11位知名學者探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重回白宮後,印太地區同盟的變與不變。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受邀出席2場座談,呈現台灣觀點。

第一場聚焦東亞盟友對美國新政府的期待與關切。講者除賴怡忠外,還有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日本教授彥谷貴子、布魯塞爾管理學院研究教授金通菲(Tongfi Kim)與歐盟安全研究所分析師波馬西(Lizza Bomassi)。

賴怡忠預測川普上任後,兩岸關係有兩種可能走向:一是中國可能忙於面對美國貿易戰,不敢再製造理由讓川普更強硬,對台灣企圖變小;第二則是中國更加施壓台灣,以測試川普政府的紅線。

賴怡忠向現場近80位、線上50多位與會學者、記者指出,近年來台灣已成功將「安全國際化」,將繼續與美國、歐洲,以及日、韓、菲等第一島鏈夥伴密切合作,落實多邊主義戰略。此外,他認為台灣國防預算也要增加,這也意味著增加與美國溝通、協作的能力。

金通菲以南韓發展核武可能性作為切入點。他表示,南韓政府與民眾近年開始想發展核武對付北韓,而川普曾說應讓其他盟友發展核武保護自己,而非要求美國保護。

他表示,對中強硬目前並非南韓共識,但對中國輿論逐漸負面,且對中國經濟依賴也敲起警鐘。

彥谷貴子視訊與會,她表示,日本趨勢是增加國防預算、強化日美軍事合作,同時發展同盟。透過各種多邊結盟,越讓美國投入印太地區,日本也越放心。

中央社提問,川普2.0是否會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及歐盟的印太戰略是否有足夠能力應對。

金通菲回覆表示,美國不用真的撤出,就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減弱北約能力,令人憂心。賴怡忠覺得美國不會退出,美國真正在意是盟友是否達成防衛預算的承諾,並動手處理歐洲議題。但他也認為,美歐如何應對俄烏戰爭將定義兩方未來4年的關係。

波馬西認為,因歐洲內部分歧而對北約在川普執政下前景較為悲觀。對於歐洲的印太戰略,她認為歐洲至少需推進三大事項。

首先是加強投入,包括完成與東南亞國協、印度拖延已久的自由貿易協定;第二是要突破同溫層,與更多框架外的對象對話、合作;第三,需深入了解印太,為歐洲量身定制戰略。

賴怡忠下午參加的另一場講座則聚焦「印太同盟與安全夥伴關係的未來」,與來自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麥丹(Tanvi Madan)、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研究員Adrian Ang、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巴鍾(Céline Pajon)共同開講。

巴鍾特別分析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的「亞洲版北約」,以打造集體自衛體系。她認為可能性低,原因有4:「殘酷距離」(tyranny of Distance),導致對威脅感受也不同、對台灣態度未有共識、缺乏協作意願,及沒有核武能力。

但她指出,在美國主導下,印太已發展出「整體威嚇體系」,且許多夥伴如今都有自主防禦的能力與意願。因此,未來多邊框架將持續存在,且更具戰略彈性。

巴鍾表示,俄烏戰爭與印太議題互相連結,歐盟意識到在印太的利益,因此無論是個別國家或歐盟層級都加強投入。

Adrian Ang分析的東南亞「避險」,以及麥丹提及的印度「不結盟」策略都令人印象深刻。

Adrian Ang表示,除菲律賓親美外,東南亞不站邊美、中,想兩邊獲利,且中國對東南亞威脅並不直接,採灰色地帶行動。東南亞國協沒有統一的印太戰略,只解決成員國間的糾紛,川普2.0下恐將越來越失去重心與團結。

麥丹則指出,印度與美、中、俄都可以對話,認為結盟是束縛,企圖維持對話者的多元與自主,但可以有共同安全目標,以維持權力平衡。

但若一定要在美、中選邊,印度如今更擔憂中國。美國對印度的自主很重要,雙方在各層面都有連結;川普也喜歡印度的彈性,兩國關係預計在川普執政下會繼續深化。

賴怡忠在這場講座中提到全球風險已發展為俄中伊朝的威權軸心,且中國也正企圖打造新經濟秩序。他重申,台灣安全的國際化趨勢不能停,「這是要中國勿輕舉妄動的關鍵」。

台海安全受極大關注,現場連續數個提問都針對台灣,包括亞洲版北約是否可能成為中國進犯台灣的藉口、美國是否會讓中國兼併台灣、中國進攻台灣時歐洲可能的反應等。

賴怡忠在回覆時說,對第一島鏈國家而言,中國絕對是第一威脅。台灣應是安全夥伴,但除了台美雙邊關係,並不被包含在多邊行動之中。

他指出,台灣地緣位置太重要,美國不會袖手讓中國得逞。且中國「統一」台灣跟美國和盟友的行動沒有關係,習近平2013年上任就已開始。

隔著海峽,「封鎖」是中國更可能的對台戰略,日增的擾台行動就是在測試灰色地帶的邊界,國際現在就必須應對。他也感謝盟友行動,如法國等軍艦行經台灣海峽。

最後賴怡忠提醒聽眾,中國正推動法律戰,錯誤詮釋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將來中國對台行動,中共會以他國不得干涉內政而不讓盟友反應,這非常危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尹錫悅彈劾案投票引發兩派民眾抗議 觀念分歧凸顯韓國代際鴻溝加深
下一篇
美管理250強 蘋果躍榜首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