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24字
橡膠曾是馬來西亞重要經濟作物,如今光芒不再,多半轉種油棕,但響應「南向政策」的台馬夫妻另闢蹊徑,結合橡膠木的中硬度材質製作家具,創造永續循環利用效益,重新翻轉橡膠木命運。
麻坡(Muara)是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Johor)的重要產業城市,昔日多數以種植橡膠木等經濟作物為主,今日已儼然是家具產業重鎮,其中,利用橡膠木作為家具原材料產製模式,1990年代赴南馬來西亞發展的台灣家具業者無疑是重要推手。
家具業者汪道溶告訴來訪的中央社記者,馬來西亞曾是橡膠王國,年產量逾60萬噸,也是全球的橡膠生產大國,30多年前的麻坡很多地方都種植橡膠樹,麻坡的馬來西亞人年幼時多半經歷「割膠歲月」。
他指出,採收橡膠汁液是一件費時、費工工作,割膠工人清早就在橡膠樹園裡拿著膠刀小心翼翼的割樹膠,橡膠樹會滴下白色膠汁,這些汁液經過加工處理後可以作為手套、輪胎等多種用途。
不過,當橡膠樹流不出膠汁就已無經濟價值,這些樹齡達20年到30年的橡膠樹命運多半遭到砍伐或直接就地焚燒,也不符環保價值,台灣家具業者決定利用台灣的家具生產技術,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價值。
從代工桌腳與椅腳起家的汪道溶認為,原木家具是許多人家庭裝潢首選,但隨環保意識抬頭與保育森林觀念興起,利用橡膠木的中硬度材質製作的家具,反而能與循環利用效益接軌。
在麻坡家具行業打滾多年的馬來西亞人林麗珍(Eunice Lim)說:「台灣人把這些橡膠木給予了第二次生命,製作成各種不同的家具,勝過於昔日直接丟棄作法,這也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
談到從橡膠木原材料到美侖美奐的家具成品,和汪道溶共同打拚的最佳「牽手」林蘭麗說,雖看似簡單,卻也經歷過從無到有的披荊斬棘過程,除了解橡膠木原材屬性外,這些原材要裁切鋸木、防腐殺菌、烘乾、粗刨、切割、修整,進而篩選斷料並予分級,另須拼接成板材、鑽孔修復缺陷、弧形邊緣製作與成形、底漆塗層、漆面打磨光滑平整。
在家具工廠作業的移工說:「從未聽聞橡膠木可以改頭換面為家具,這些橡膠木家具的精緻程度與原本家具不遑多讓,但在價格上顯然非常親民。」
身為最佳拍檔的林蘭麗認為,數十道繁複工序才能再次擦亮橡膠木的生命力,這種作法再度彰顯台灣人落地生根的努力態度,造就南馬的家具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這對台馬夫妻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開創無人家具體驗館的商業模式,消費者僅需以智慧型手機掃描QR Code就能完成體驗、參觀與購買程序,相繼帶動麻坡地區的家具採購潮流,顛覆大馬家具傳統銷售的商業模式。
汪道溶原本從事家具代工,林蘭麗經營進出口貿易,這對台灣與馬來西亞人結合的夫妻拍檔,不僅合而為一自創品牌,發揮台灣人創意與打拚精神,讓橡膠木浴火重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