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77字
政府連續四年超徵稅收,去年更創紀錄超徵5,283億元。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已提出「還稅於民2.0」,要求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不僅如此,國民黨團也提出《預算法》修法,只要超收稅款超過原訂預算的20%,政府就要還稅於民,不過,除了普發現金,還有更好的做法嗎?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直言,「現在的稅制不合理,甚至還有通膨稅,超拿經濟成長的果實,增加人民稅收負擔。從這個角度來看,財政部如果沒有做出合理的回應或改革稅制,納稅人絕對有權利、有資格要求政府還稅於民。」更何況,政府過去根本也沒有用超徵的稅收積極還債。
政府收支出了什麼問題
1、連四年累計超徵1.87兆 還債卻只還低標
黃耀輝說,前總統蔡英文八年任期總共超徵稅收2.12兆元,最後四年累積1.87兆元。《公共債務法》明定,中央應以當年度稅課收入至少5%-6%編列債務還本,並可視歲入執行情形適時增加還本,但從預算數和決算數分析,2017年到2023年,政府總共還債7,230億元,平均還債比例只到5.4%,「只比法定標準高出一點點。」
「甚至2017年、2018年還債比例分別只有4.88%、4.83%,連法定標準都不到,即使超徵稅收,也只有2022年還債1,500億元,還債比例達到6.5%,稍微多還一點。」黃耀輝質疑,「財政部一直說超徵稅收拿去還債,結果只做到法律要求的義務低標,根本沒有認真還債。」
黃耀輝指出,前總統馬英九卸任時留下的債務大約是5.4兆元,但上月21日的「國債鐘」已經超過6兆元,「如果財政部真的把超徵的稅收都拿去還債,怎麼會越還債越多?」這顯示政府不但沒有把超徵的稅收用來積極還債,反而還增加舉債,又多了6千多億元的債務,「不但超徵稅收、超拿人民的納稅錢,而且還超花了,問題就出在蔡英文任內編了好幾個鉅額的特別預算。」
2、未積極還債,甚至鉅額舉債「超花了」
依據財政部資料顯示,蔡英文任內共編列九項特別預算,總計2兆4,966億元,為了支應特別預算,財政部是以歲入預算數131億元,加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4,249億元及舉債2兆586億元支應。
黃耀輝解釋,因為特別預算沒有稅收的支撐,全部都是靠舉債,「過去就是把超徵的稅收不斷花掉,還增加債務,超徵就超花,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了避免政府繼續惡搞,寧可還稅於民。」
3、潛藏債務未解決 台灣人成為看似富有的窮人
台灣稅收連續四年超徵,但是看在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眼裡,台灣人更像是「很富有的窮人」。他也認為政府並未好好解決債務問題,「政府因為稅收增加,財政不斷擴大,但同時又不斷花錢,形成流量很多,但存量不足的現象,凸顯資產負債的結構有問題。」
李桐豪說,「我們表面看起來有錢,實際上是空的。從民進黨政府執政後,稅收超徵,且負債累計高達6兆餘元,就知道政府一直沒有認真解決潛藏的債務問題。」
李桐豪表示,現在國民黨提出還稅於民,把超徵稅收用來普發現金1萬元,其理念就是希望政府越小越好,控制政府的財政規模,不能持續膨脹;不過,財政部則想把這些錢留作歲計剩餘,把本來明年要用的資本支出,就用歲計剩餘填補,這樣還是讓超徵稅收都用在流量部分,存量的債務結構性缺口還是補不起來。
超徵的錢可以怎麼用
1、普發現金?
2023年稅收超徵3,860億元,當年政府亦曾普發現金6,000元。這次國民黨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的立論基礎有二:一、去年稅收高達3兆7,619億元,又超徵5283億元,雙創史上新高。但過去四年政府累計超徵達1.87兆元,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只占超徵的四成,政府還有六成可用。二、過去包括南韓、香港、澳門、新加坡、美國加州等地,政府財政有盈餘時都發放現金給人民,「普發現金是國際趨勢。」
針對國民黨團研議提出《預算法》修正,只要超收稅款超過原訂預算的20%,將自動還稅於民,黃耀輝則認為,「你有政策,人家(財政部)也有對策,」財政部編列預算時,可以把稅收預算數拉高,縮小超徵幅度,況且過去四年超徵誤差率平均16.5%,訂了法律反而形同虛設,「用法律綁住反而都達不到。」
2、建構國家主權基金
李桐豪認為,解決國家債務是現在台灣需要解決的問題, 尤其勞保、公保、健保、國民年金等都有很大的財務問題,這麼多的窟窿怎麼辦?
他建議,朝野都應該思考建立一個全民的基礎年金,建構新的社會退休或者保險安全網,而過渡做法就是先成立社會信任的國家主權基金,把政府每年超徵稅收、歲計剩餘等各種多出的錢都放進主權基金,有一個資金的大水庫,錢存的越多,解決各項潛藏債務後,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