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上周美股暴跌只是個雜音?歷史顯示不要小看投資人深層焦慮

金融市場在8月5日出現恐慌殺盤,專家認為,儘管現在市場已經回升,但歷史顯示不要小看投資人的深層焦慮。路透
金融市場在8月5日出現恐慌殺盤,專家認為,儘管現在市場已經回升,但歷史顯示不要小看投資人的深層焦慮。路透

本文共1411字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許多投資人和市場觀察人士已經把上周一(8月5日)市場的暴跌總結為僅僅是個技術性回檔,而目前經濟狀況良好,恐慌已經減弱,可以把那一天的市場混亂擺在一旁。

不過,可別小看那一場恐慌殺盤對投資人帶來的心理衝擊。歷史顯示,這很有可能投資人原先「逢低買進」的心態轉變成「逢高賣出」。

華爾街日報資深專欄作家麥金塔希(James Mackintosh)就認為,上周一明顯的恐懼凸顯出市場的方向、投資人現在的心理狀態,而且直接影響投資人的心理。這攸關了市場剛出現的「裂縫」是否會演變成「峽谷深淵」。

歷史顯示,當市場突然出現暴跌,儘管後來回升,但短期內很可能已經導致投資人的心理轉...
歷史顯示,當市場突然出現暴跌,儘管後來回升,但短期內很可能已經導致投資人的心理轉變。圖為紐約證交所交易員。路透

上周的一連串事件顯示出市場狀態「生變」:觸發上周一恐慌的因素是前一個周五的美國就業數據很糟糕,擊潰了市場對於經濟有望軟著陸的信心。當然,僅僅一個月不佳的就業數據無法就證明了經濟衰退,但投資人已經從原本擔心經濟太強導致Fed無法降息,轉變成擔心Fed降息行動太緩,無法遏止經濟的滑坡狀態。

新的情勢凸顯投資人正脫下「玫瑰色眼鏡」來看經濟,即市場再無法像今年稍早一樣輕鬆甩開壞的經濟數據消息。投資人察覺到經濟情勢正處在「硬著陸」、「軟著陸」分界,甚至可能對經濟數據過度反應,就像上周四的美國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略低於預期,竟然就帶動股市大漲超過2%,創2022年來最佳單日表現。

麥金塔希說,我們無法得知金融體系中的浮濫操作是否已被清理完畢。當然,一些大型槓桿操作部位被匆匆平倉,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柯斯汀(David Kostin)估計,避險基金的槓桿率已從三年來的最高水準,回落至平均值左右;摩根大通策略師認為,大約70%的日圓套利交易已被平倉。但沒有人能確定。

不過,心理因素開始影響市場。當投資人見到手上持股部位大受衝擊後,再見到價格上漲時,是否會乘機出脫部位?如果這樣的情況出現,那麼市場心態會從「逢低買進」轉變成「趁反彈賣出」,而且隨著剩餘的槓桿操作被削減,股票就更難以上漲。

麥金塔希回顧過往股市大跌和閃崩的例子,指出投資人顯然短期內會轉變心態。儘管上周一並非「閃崩」,也就是交易失誤、流動性極低的時期的大宗交易或不佳的演算法引發市場在短短數小時內交易劇烈震盪,但在投資人心理方面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最大的閃崩事件發生在2010年5月,持續不到一小時,當時導致標普500指數花了一周才恢復到閃崩前的水準,然而,大盤沒有穩住。在閃崩事件的一個月後,股市跌到比前一波谷底更低,而且到了8月底仍在向下測試閃崩當日的低點。當時聯準會承諾維持量化寬鬆,重振了多頭市場。

在2015年的8月,則是一次較為傳統的崩盤,標普500指數盤中崩跌5%,原因是中國大陸股市泡沫破裂。雖然股市稍後迅速回升,但也無法撐住較高的價格。到了9月底,市場再度測試低點,接著中國大陸經濟減緩對油價產生的連鎖效應,拖累股市到2016年2月已跌至比8月崩盤時更低的水準。那一次的崩盤低點,為投資人的目標定了調。

就算是股市以外的其他市場,這種崩盤的心理效應也存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014年10月一度狂瀉0.37個百分點,原因是零售銷售數據稍微不如預期。這一波殖利率閃崩很快在當天收盤前就被收復了,接著短暫轉為走升。然而之後僅花了三個月,殖利率就跌破閃崩當天的低點。

當然,這不只是心理因素使然。經濟和聯準會都會各司其職,或許會帶動新一波股價上漲。

不過麥金塔希推測,上周一的崩跌已再度改變了投資人的心理。這代表當價格上漲時,賣方會更快出現,而當價格下跌時,買方比較不願意入場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博通財報/低迷的非 AI 銷售損及營收展望 盤後股價重挫7%
下一篇
美股重摔!台積ADR下挫4% 費半周線崩跌12%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