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琺瑯珠寶的跨文化之旅

本文共2454字

名門薈 文/Penny

琺瑯技藝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13至11世紀的邁錫尼金屬工藝,當時的工匠發現將粉狀玻璃熔融於金屬上,能創造出既耐用又美麗的裝飾品。它融合了繪畫、化學和冶金技術,成為超越文化、時代與風格的持久藝術形式。

清乾隆 御製銅鎏金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甪端「大清乾隆年製」楷書款。
清乾隆 御製銅鎏金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甪端「大清乾隆年製」楷書款。

中國瑰寶:景泰藍

景泰藍是一種獨特的中國工藝,經由中國工匠的潛心研究而形成的舉世公認藝術品。它融合了精湛的工藝、鮮艷的色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景泰藍的掐絲琺瑯工藝實際上源自西方。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金屬胎上用金屬絲勾勒出圖樣,然後反覆填入琺瑯釉、燒製、打磨而成的藝術品。這項技藝於元代由拜占庭經過伊斯蘭地區傳入中國,並在明代逐漸發展成熟。十七世紀的鑑賞家認為,明代宗景泰時期(1450-1457)製作的掐絲琺瑯器具尤其值得收藏,因而這種工藝被賦予「景泰藍」的雅稱。

十八世紀 銅胎畫琺瑯開光人物圖花式盤。
十八世紀 銅胎畫琺瑯開光人物圖花式盤。

從西方到中國的藝術傳承

「琺瑯」一詞源於古西域的「拂菻」,即指東羅馬帝國。明代初期,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記載了對琺瑯器的觀察,他提到:「大食窯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拂郎嵌相似。我曾見過香爐、花瓶、盒子、盞子等器物,這些器具僅適合婦人閨閣中使用,並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之物,又稱之為鬼國窯。」這段話不僅反映了當時對琺瑯工藝的認識,還透露出琺瑯器所散發的異國風情。其中提到的「大食窯」和「拂郎嵌」,後者特指當時由東羅馬和西亞地中海沿岸地區製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

BOUCHERON鶲鳥胸針,以彩色琺瑯和寶石製作。
BOUCHERON鶲鳥胸針,以彩色琺瑯和寶石製作。

中國的掐絲琺瑯工藝,應是在13世紀末、14世紀初受到阿拉伯半島大食窯器的影響後逐漸演變而來。景泰藍的傳統工藝經歷數百年的發展,至今依然保留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的重要象徵之一,也是一段歷史文化交流的見證。

琺瑯珠寶

琺瑯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尤其是「掐絲琺瑯」技術。埃及工匠巧妙地利用細金屬絲勾勒出圖案,並在其中填入琺瑯。這一技術廣泛應用於護身符和貴族珠寶,且具有精神象徵和保護意涵。在古希臘,工匠們將琺瑯粉末與鈷或銅等色素混合,透過加熱讓其融化於金屬表面,成品色彩鮮豔且光澤耀眼,賦予珠寶深層意義。

雙頭孔雀戒指,黃金材質鑲嵌斯里蘭卡寶石,飾有琺瑯彩,René Lalique創作...
雙頭孔雀戒指,黃金材質鑲嵌斯里蘭卡寶石,飾有琺瑯彩,René Lalique創作於1900年代。

新藝術風格珠寶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歷史相當短暫,卻對後世的珠寶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場源於法國的藝術革新於1890至1910年間達到巔峰,隨後由裝飾藝術(Art Deco)取代。當時的藝術家們試圖擺脫傳統束縛,通過探索自然世界尋找新的表達途徑,強調美學與設計之間的融合。這場運動深受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與日本自然主義風格的影響,以植物、花卉、昆蟲等自然主題為靈感,並廣泛應用於珠寶設計之中。

(左)琺瑯彩配蛋白石項鍊,Alexis Falize創作於1890年代;(右)人...
(左)琺瑯彩配蛋白石項鍊,Alexis Falize創作於1890年代;(右)人面蜻蜓胸針,黃金材質飾有象牙、寶石及琺瑯彩,Masriera Y Carreras創作於1920年代。

新藝術運動的珠寶設計強調材料的多樣性和獨特性,特別是在使用玻璃、象牙和琺瑯等材質方面表現突出。其中,鏤空琺瑯(plique-à-jour)成為一大創新亮點,透過鏤空工藝營造出如彩色玻璃般的美感,尤其適合呈現自然界輕盈的幻象。這場運動以夢幻的風格與華麗的設計,為裝飾藝術史留下了獨樹一幟的璀璨篇章。

Tiffany & Co.蒂芙尼蘭花胸針,黃金、純銀、鑽石、祖母綠、粉紅藍寶石、...
Tiffany & Co.蒂芙尼蘭花胸針,黃金、純銀、鑽石、祖母綠、粉紅藍寶石、琺瑯。

琺瑯的材料組成與鉛晶相似,主要包括二氧化矽、鹼性成分和鉛。琺瑯師會將這些材料在高溫下熔融,然後將其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金屬氧化物以調製各種顏色。接著,琺瑯粉末被塗覆在金屬表面,並在超過800°C的窯中多次燒製,以嚴格控制每種顏色的燒製條件。這一過程既繁瑣又精密,每次燒製都必須精確掌握最佳的溫度和時間,以達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Tiffany & Co.蒂芙尼渦輪珍珠琺瑯胸針,黃金、鑽石、珍珠、琺瑯,188...
Tiffany & Co.蒂芙尼渦輪珍珠琺瑯胸針,黃金、鑽石、珍珠、琺瑯,1889年,喬治·波爾丁·法納姆(George Paulding Farnham)設計。

琺瑯藝術因其多彩的視覺效果而聞名,透過精緻的上色技術,創造出豐富多變的色彩層次。每一件琺瑯作品都展現了工匠的精湛技藝與耐心,彷彿大自然的絢麗色調在微觀世界中重現。這些耀眼的色彩不僅賦予珠寶和工藝品生命,更增添了作品的珍貴藝術價值。琺瑯的多樣風格展現在不同的工藝技法中,每一種技法都有其獨特的呈現方式和技術要求。

掐絲琺瑯(Cloisonné enamel)

掐絲琺瑯是世上最古老的琺瑯工藝,可追溯至西元前2000年,中世紀時傳入西方。中國的掐絲琺瑯工藝始於元代,於明朝大為興盛,即享譽盛名的景泰藍瓷器。此工藝細緻入微,步驟縝密。首先,琺瑯以金、銀或銅絲(cloison)框出細小的格狀輪廓,再焊接於金屬底板。接著依序填入各種顏色的琺瑯粉末,送進超過800°C的窯爐燒製。經多次拋光使多餘的琺瑯去除,並展現其絢爛色彩,最終效果為金線勾勒出鮮明的色彩對比,展現完美色澤。

PIAGET Rose系列內填琺瑯高級珠寶鑽石胸針。
PIAGET Rose系列內填琺瑯高級珠寶鑽石胸針。

內填琺瑯(Champlevé enamel)

內填琺瑯在中世紀的法國利摩日相當盛行。琺瑯工匠使用多種尖細的雕刻工具在金屬板材上雕刻出圖案,然後將琺瑯粉末填入這些凹槽。經過多次燒製以完成定色,琺瑯填料與凸起的金屬輪廓形成鮮明的層次感。最終,工匠使用粒度遞減的拋磨材料反覆拋光,達到無瑕透亮的效果,充分展現工藝的精密與複雜,使琺瑯在金屬輪廓的環繞下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BOUCHERON Holographique頂級珠寶系列Opalescence...
BOUCHERON Holographique頂級珠寶系列Opalescence鬥魚胸針/耳環,其魚鰭採用鏤空琺瑯工藝(plique-à-jour)打造。

鏤空琺瑯(Plique-à-jour enamel)

「鏤空琺瑯」一詞在法語中意為「讓陽光透入」,此技法能使光線穿透透明或半透明的琺瑯,猶如微型彩色玻璃,特別適合表現葉子、花卉等自然形象。此工藝在新藝術運動中廣受推崇,該運動源自對機械化製品美感缺失的反思,主張手工製作和自然主義。光線透過琺瑯層層昇華色彩,營造出通透的漸層幻變之美。

這枚蝴蝶胸針上可以欣賞到菲德烈克.寶詩龍(Frederic Boucheron)...
這枚蝴蝶胸針上可以欣賞到菲德烈克.寶詩龍(Frederic Boucheron)先生精湛的珠寶設計手法,運用鏤空琺瑯(plique-à-jour)工藝進行製作。

大明火琺瑯(Grand Feu enamel)

大明火琺瑯是一種精緻的裝飾技藝,這一技術的名稱源自法語,意指「大火」,強調其在高溫下將琺瑯粉末熔融並與金屬基底結合的過程。工匠需通過反覆塗抹與燒製來實現豐富的色彩和理想的厚度,每一層琺瑯在燒製後必須與基底及下方的層次完美融合。

(左)METAMORPHOSIS BY DE BEERS 秋季套組-耳掛;(右)...
(左)METAMORPHOSIS BY DE BEERS 秋季套組-耳掛;(右)METAMORPHOSIS BY DE BEERS 秋季套組-蝴蝶造型戒指。

METAMORPHOSIS BY DE BEERS秋季套組便以大明火琺瑯技藝打造出鮮明的輪廓,精緻地詮釋了被風吹拂而下的落葉。為了反映秋季的多變本質,這套作品的大明火琺瑯色澤展現出如焰火般的漸變紅色與橘色調,展現了傳統琺瑯技術的精湛工藝與手工打造的獨特魅力。

資料提供/Tiffany & Co.、Sotheby's、Christie's、BONHAMS、BOUCHERON、BVLGARI、PIAGET、DE BEERS

※本文由《名門薈》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名門薈

名門薈為薈萃頂級風雅生活的互動媒介,以傳統媒體為根基,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真正扎根超高端品牌的多元傳媒平台。旗下包括平面雜誌《富豪人生》、《珠寶之星》;全面性覆蓋新媒體網路平台;高端領域客製專刊;線上線下的各種類型活動。

相關

news image

若不能留下美好片刻 那就再來一次吧!

By MUZIK閱聽古典樂
news image

茶香與光影交織 感受 AKACHEN 的春日藝境

news image

故宮攜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推出《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一覽81件經典大師作品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2025節目陣容公布 艾森巴哈將指揮小澤90冥誕音樂會

By MUZIK閱聽古典樂
news image

文化藝術新地標!隈研吾親自操刀設計 台中勤美術館以地景式建築融入草悟道綠意 與城市景觀無縫銜接

By TASTE 品味誌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日月潭既國際又在地的高端旅宿!力麗溫德姆溫泉酒店融入滿滿邵族元素 以最近距離感受伊達邵傳奇

news image

英倫輕奢走跳又一章 直擊愛丁堡、利物浦與倫敦的城市魅力

news image

林澧竣專欄/低酒精、無酒精更時尚?Z 世代的酒類偏好出現什麼轉變?

news image

大阪世博開幕倒數!星野 OMO7 推全新體驗「愛上 EXPO」

news image

遊倫敦必逛景點!Bicester Village 貼心 Hands free 服務 連不進購物村的 Dior 都到此設店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