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舞蹈創作者劉奕伶:打開天窗說亮話

本文共2411字

PAR表演藝術 文/賴柔蒨

直到演出前一個半月,《Turn Out》所累積的單口喜劇文本字數,已經可以讓劉奕伶講上至少3小時了,而且還在增生中,「我還可以用什麼不同角度去說?覺得這有關聯,那也有關聯,那個好像也可以講講看,結果就愈寫愈多了。」

劉奕伶。 攝影/劉璧慈
劉奕伶。 攝影/劉璧慈

這些日子以來,這位舞蹈藝術家做最多的動作大概是盯著筆電打字,或是手撐著頭,對著電腦螢幕發呆。不過,她舞蹈人的身體狀態早已內化成日常,她會站著打字邊把腿也跨上桌,坐在地板打字時則將雙腿外擴,簡直是反射動作,畢竟從小練舞的劉奕伶非常擅長「Turnout」。

「Turnout是我們學芭蕾舞一定要有的一個能力,就是像這樣把腿外翻,從髖關節打開。」劉奕伶動作著;同時Turn Out在日常用語中則有「意料之外的結果」之意。台灣的舞蹈教育追求Turnout,想成為舞者就要想辦法把身體打開、把自己打開,以完成各種難度和技巧。然而,當劉奕伶成為美國比爾.提.瓊斯舞團的專職舞者後,「嗯?怎麼老闆會說我太turned out了?因此我跳舞變得沒感覺了?⋯⋯就覺得跟原來想的都不一樣!」

回溯30多年的舞蹈人生,自己經驗了什麼,後來又被翻轉了什麼?而外界的以為又是什麼?《Turn Out》以單口喜劇挑戰觀眾對舞者的刻板印象,也自嘲從前那個舞蹈優等生和頂著旅美舞者光環的劉奕伶。

劉奕伶。 攝影/劉璧慈
劉奕伶。 攝影/劉璧慈

單口喜劇作為溝通之道

在紐約的那些年,劉奕伶對單口喜劇的認識不深,真正開始收看是因為疫情,工作停擺,坐困家中逛網路,她發現台灣也開始有人在做單口喜劇了,進而關注。離團回台定居後,劉奕伶編創《Normal Life》(2021),將她獨自在紐約家中隔離數月的生活與思考轉化為作品,涉及對自身舞蹈歷程的省思。2022年參與「樹林跳:跳島舞蹈節」《身體我的名片》,劉奕伶首次以舞蹈+單口相聲的表演形式,在那15分鐘裡幽自己一默。她提取了3段人生切片:積極表現的舞蹈學生,舞者的職場競爭,以及從舞者到編創者的不同思考點;當時沒想太多就上場,沒想到反應不錯,觀眾都能共感發笑。今次《Turn Out》可說是反芻這兩個作品後的新作。

「我覺得單口喜劇跟觀眾的黏著度非常高,表演者得時時刻刻確認觀眾是否都有跟著他走,所講的一字一句都會影響觀眾的情緒和思考,於是我就想有沒有機會把它跟舞蹈放在一起?」拿美國喜劇演員戴夫.查普爾(Dave Chappelle)的表演如教材般反覆播放,看他如何串連各種事件、現象再慢慢指向核心主題,「他不是每一句話都精心設計要讓觀眾笑,所以他演出的起伏有時候是真的很沉,但會突然來一下,我很喜歡這樣的東西。」

劉奕伶終究不是要來比拼笑點的,面對數十年如一日「看不懂現代舞」的說法,她思考如何能做到更有效的溝通?舞者用肢體詮釋編舞家的想法和情緒,習慣把自己融入作品裡,這回她決定從劇場的第四面牆走出來,拿起麥克風直接和觀眾說舞蹈。貌似在分享她的舞蹈人生,但若扒掉舞者這層外皮,這些故事可能也都是你我曾有過的經驗,畢竟舞者不是仙女仙男,而是一樣會感到倦怠、會想罵老闆的一種職業,觀眾和舞者的距離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遙遠。

劉奕伶。 攝影/劉璧慈
劉奕伶。 攝影/劉璧慈

誠實跳舞,在舞團學到最重要的事

她也曾經將舞蹈供在神壇,以至高無上的眼光看待,那與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譬如說,「我們在化妝、著裝的過程中,老師會說『妳已經在準備表演了』,所以在化妝間我們都要好好準備自己,不能浪費精力,要開始進入表演狀態。結果我到了舞團根本不是這樣。」比爾.提.瓊斯舞團舞者的化妝間場景自由奔放,有人把音樂放得大聲,有人一邊唱歌一邊畫眉毛,也有人奔跑穿梭討要東西,準備接下來上台完成工作。

劉奕伶向來積極學習、表現優異,是台灣教育體系製造出來的好學生,儘管在同學、老師眼中被評為「很有想法、很敢講話」,但劉奕伶說自己其實只是比較主動爭取想要的,卻從來不曾質疑權威,「老師說什麼我就是好好做。」她被培養成一個不太思考的人,認為事情該怎樣就怎樣,無須多想其他可能性,「我覺得盲從好舒服喔!」她笑著。當瓊斯指出她筋太開、腰太軟等各種太開的問題,學舞以來的最強優勢突然變成了缺點,原本她「抱著一顆學習的心」,等著老闆指導該怎麼做,「但不是誒,我進來就是來工作的,應該是『請拿出妳會的,為我工作』。」

她花了好幾年反覆思考、摸索、體會,直到舞團生涯的後半,劉奕伶才終於從一部頂級的舞蹈機器,蛻變成一名「誠實的舞者」。每一個舞蹈動作背後都有其目的或任務,舞者需誠實將意念與肢體同步貫徹在執行上。起初劉奕伶並不真的懂何謂「誠實動身體」,因為她有厲害的技術,輕易就能把腿舉得比別人都高,但這和理解此刻為什麼要抬腿然後執行,是截然不同的表現。「你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在想什麼?」是思考動作的目的?還是這樣做看起來美不美?

近3、4年獨立接案的生活,與過去最大的差異是「變得隨時都很想睡覺」,以前是6點準時下班立即切換成私人模式,現在即便到了半夜12點都可能再來通工作電話,疲累感揮之不去。即便如此,現階段的劉奕伶依然最在乎創作,不論與其他媒介形式的跨域結合,或純肢體編創她都想持續嘗試。最近發現身體的局限變多了,做某些動作開始出現疼痛感,這反而讓她感到新奇,「限制對我來講是新的體驗」。樂觀且變動地面對人生,維持光頭近10年,她說總有一天會再把頭髮留長,她也說創作不會是永遠,關於舞蹈還有很多面向,總有一天她會再開啟下一個篇章。

profile 劉奕伶

當代舞蹈藝術家,曾擔任美國比爾.提.瓊斯舞團(Bill T. Jones / Arnie Zane Company)專職舞者,累積豐厚的表演與教學經驗。雙人舞作品《而且或者...》獲2022年日本橫濱舞蹈大賽評審團獎。2021年獲「雲門創計畫」獎助創作獨舞《Normal Life》發表於2022年新加坡da:ns festival。2023年受邀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Camping Asia發表編創作品《Game On》。

※本文由《PAR表演藝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AR表演藝術

創立於1992年10月的《PAR表演藝術》,由國家兩廳院發行,為華人世界唯一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期刊。自2021年1月起轉型為雙月刊,單月出刊,12月出版特刊,1年共7期。改版後的雜誌將視角拉回台灣,放眼亞洲,挖掘更多屬於表演藝術圈產業生態、幕後故事及更多有趣的專業門道,讓您貼近表演藝術的台前與幕後。

相關

news image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六部曲》 一場獨特的藝術盛宴驚喜開箱...

By PAR表演藝術
news image

梵克雅寶 Van Cleef & Arpels 舞蹈藝術節首度移師日本 10月隆重登場

news image

草間彌生台灣最大型個展重磅登場!北師美術館12月重現70件精選作品 限時早鳥票開搶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曾在佳士得以 NFT 作品拍下20億台幣震撼藝術圈的 Beeple 將於南京迎來全球首場個展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富藝斯鐘表日內瓦秋拍 呈獻最具歷史意義代表性傑作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邱德夫專欄/年輕人都不喝威士忌了?!

news image

張維中專欄/麻布台之丘、虎之門之丘、六本木之丘 一氣呵成的東京三大都更案

news image

與猴兒共賞山茶半島!峴港洲際酒店 神話與奢華交會之地

news image

孫德銘專欄/為什麼疫情期間鐘錶市場的景氣結束了?

news image

從本夢比到本益比 亞果集團把遊艇夢做大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