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比起中國 川普美國晶片復興計畫終究只是半調子

川普一面批評晶片法,一面以此逼迫企業擴大在美投資。美聯社
川普一面批評晶片法,一面以此逼迫企業擴大在美投資。美聯社

本文共1657字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川普希望確保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壓倒中國大陸,計劃把晶片生產拉回本土,同時拉攏盟友。但要成功,仍需花上多年工夫和更多資本;加上關稅陰影和模糊的出口規則,只會增加成本和混亂。路透熱點透視(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 Karen Kwok 認為,在振興關鍵產業這種事上,美國策略上總是力有未逮。

Kwok 舉中國由國家主導產業規劃的例子,中國已成為太陽能板與電動車電池大國。十年前,習近平啟動「中國製造2025」,立志把對外國半導體依賴度從 85% 降至約 30%。其急迫自是不言而喻:晶片已取代石油,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項目。十年過去了,中國並未達標,但本地產能正快速擴張。業界統計,目前全球 51 座在建晶圓廠中,有 23 座位於中國。這也直接反映在政府資金的挹注:經濟學人智庫估算, 2014 年以來,中國大陸在半導體領域的國家主導投資已超過 1,500 億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7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Moelis新CEO 要消弭過勞文化
下一篇
AI顛覆搜尋思維3/數位廣告掀轉型潮:更重視圖表與互動內容 影音媒介更有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