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非核家園代價 晶片業電費看漲

非核家園代價 晶片業電費看漲。(彭博)
非核家園代價 晶片業電費看漲。(彭博)

本文共1380字

經濟彭博周報 文/編譯任中原

台灣於2025年5月18日凌晨完全關閉核三廠,從此成為無核電家園,這不僅威脅到台灣需電若渴的晶片產業,而且在台海緊張升高之際同樣威脅到台灣的安全,同時更與全球核電再起的勢頭背道而馳,特別是一些競逐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及達成排碳目標的國家。

台灣的廢核決定,伴隨著龐大代價,因為預估到2020年代未期時台灣電力需求將比現在增加13%,主要是由數據中心與晶片製造業所推升。台灣每停掉一台核電機組,一年將多進口約5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LNG)。再考慮到能源需求成長,2030年台灣LNG年進口額可能必須增加20億美元。目前台積電等晶片業者的電費支出持續上升,費率已比設在國外的晶圓廠還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7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經濟日報攜手彭博,提供您全球即時財經動態、時事分析、名家專欄。一站閱讀,與世界同步。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各國拚 AI 2/美國 AI 技術外移中東 是福是禍?
下一篇
輝達晶片獲准銷陸 預示更多川式交易?但川普恐穩不住MAGA基本盤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