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瑞信之死 釀新型態銀行風暴

瑞信因客戶不斷流失,釀成流動性危機。    路透
瑞信因客戶不斷流失,釀成流動性危機。 路透

本文共1375字

經濟日報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垮台,讓投資人首次見識到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有大型國際銀行倒閉會是何等光景。

華爾街日報分析,瑞信倒閉的第一個教訓是,投資人評估銀行價值的定錨—有形資產帳面價值(tangible book value,TBV),終究沒那麼「有形」。瑞銀(UBS)同意收購瑞信的價碼,是瑞信有形資產帳面價值的7%。這個水位聽起來能給買家極大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按理說能讓買主自身的有形資產帳面價值,每股提高74%。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提出的經典概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經濟糟就選不贏?勝選和政績無關 他們教如何鞏固政權
下一篇
美國企業獲利下滑 提前步入衰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