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連鎖效應/AI 時代來了 做好二個準備

本文共1089字

經濟日報 李培芬(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

超越現實,一起眺望AI應用大未來 。誠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言:「AI本質上就是機器人」,而我們正站在這波浪潮的開端。

AI機器人以兩種形式存在應用之中,虛擬與實體,虛擬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虛實融合下一步(Next),已觸手可及。

人形機器人以仿真為切入,整體機構設計日趨精細化,可做到人力無法做到的事,例如:在無氧的環境下作業、高空作業,抑或是水下作業。

對於不需要溫度的工作,機器人的開發重視操作面的精細與精準度,以及其所操作執行的正確性,尤其是例行化、可量化和標準化的作業。連鎖商業服務業本質上即屬高度標準化的行業,也可以說為了迎接機器人時代,連鎖業準備已久,而商業機器人應用也朝人力替代方向邁進。

例如美國麥當勞在2022年12月於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推出的「全自動點送餐」實驗店。顧客進入無人麥當勞後,直接在自動點餐機點餐,餐點製作完成,透過輸送帶送至取餐口。

其次是與台灣摩斯漢堡相同,顧客亦可透過App點餐再到店取餐。而實驗店還專設外送取餐區,提供外送員快速取餐,加快送餐時效。

其實雖號稱無人,仍有員工在場,將原本配置在櫃台與得來速車道的同仁,轉移到內場專注出餐,此為麥當勞「快速店(Accelerating the Arches)」計畫的一部分,在疫情期讓顧客與店務夥伴點送餐零接觸,科技應用的同時兼顧環境需求。

未來,麥當勞的後場也會像正在進行中的關燈工廠一樣,製作漢堡、薯條等餐點的工作,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另一方面,虛擬的機器人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別說你沒用過,當我們打開ChatGPT時,已經在運用虛擬機器人了。

虛擬機器人進入商業服務業第一線點餐、進入工廠流水線監控或品管;進入展場掃QR Code喚出做服務導覽等,已經跟我們的生活應用場景密不可分。

製造業的關燈工廠中,其間不需配備照明,且能24小時生產營運,配合全球運籌體系自動的處理訂單、進料、排程、生產、出貨等,相關採倉配所有的作業,全部由虛實機器人系統包辦。

誠如黃仁勳所指出的:AI時代就是機器人的時代,我們已經在這股浪潮的浪頭上,為目前台灣商業服務業高度缺工的現況中,點燃一盞明燈,而我們在黎明前的黑暗,要做好兩個準備:

一是在標準化作業中,進一步區分那些可由機器人替代(虛擬與人形機器人),而哪些須交付同仁來做,避免相互疊床架屋搶工作;二是以策略面切入,將人力資源從勞力轉型為價值創造,規劃更長期的人機協作遠程藍圖。

最後只剩一個問題,你認為這一切將會在幾年後發生?包含成本的普及化,我的看法是五年,也有業界前輩說三年,無論是三年還是五年,在觸手可及的未來,AI人形機器人將徹底改變商業風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智慧經營/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創會會長邱華創 企業抗壓 要看清風險
下一篇
連鎖效應/通路借市 帶動品牌成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