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從寓言學管理/挑戰黑暗 啟動內在力量

本文共1195字

經濟日報 林行宜(企業培訓導師)

話說,法國小鎮有個靈驗水泉,常現治病神蹟。某日,有位少條腿的退伍軍人,拄著拐杖走過小鎮,當地居民紛紛猜測他要祈求再生一條腿。此人回應:「我並非祈求一條新腿,而是期望在缺腿情況下,仍能過上充實的生活。」

故事中,退伍軍人展現接納現實,且以積極態度面對未來的態度。在績效管理領域,由於目標往往具挑戰性,不存在絕對成功保證。一旦重大任務失敗,我們能否以相同心態,應對挫敗?

職場競爭猶如棒球場上的比賽,領導者就如同投手站上投手丘,全力以赴,期望取得優異的成績。然而,有時手感未如預期,好球被判成壞球,招牌武器被撈成三不管地帶的安打,被對手打得潰不成軍。

由於賽況奇差無比,面對教練失望的眼神、隊友落寞的神情,啦啦隊意興闌珊的加油聲,以及眾多球迷不滿的噓聲,這些情境形成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吞噬了所有的光,包含曾經的榮光、專業自信與希望之光,心靈彷彿陷入極暗的境地。

相信,故事中的退伍軍人,在失去一條腿後,也曾深陷沮喪、失望的黑洞。領導者面對重大任務失利時,同樣也會陷入無法自拔的情緒低谷。

在黑暗的時刻,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失敗的現實,並從中獲取經驗值。這確實是克服困境的第一步,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此時,我們真的需要一點神蹟。

這神蹟並非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在的力量。藉由這股力量帶領,接納已發生的事實,方能將眼光朝向遠方,專注於下一個挑戰、下一個目標。

面對重大挫敗時,建議可嘗試以下方式,啟動內在的力量,重新點燃生命之光,走出黑暗的時刻。

1.回溯初衷:回想當初選擇這份職責或任務的初衷,找回當時期許的價值貢獻。即使遭逢挫敗,莫忘初衷,這有助於重燃對人生使命的熱情。

2.紀錄失敗:紀錄墜入黑洞的歷程,描述當下在黑洞中的感受。關注暗黑世界的同時,心思開始由內朝外,才有機會覺察無盡黑洞之外的光。

3.尋求外援:若自助無效,不妨尋求外部專業協助。現代心理與醫療資源可提供有力支持,助自己一臂之力。

對於主管而言,當部屬深陷挫敗黑洞,該如何成為他們的光芒指引呢?

1.同理感受:主管可理解部屬在黑洞中的孤寂感,提供同理的支持,讓部屬感受到被理解與關懷。

2.過程價值:雖然結果失敗,但著眼在過程中的投入、貢獻與成長。主管可強調員工的優異表現,以及對團隊的正面影響。

3.借助外力:提供外部諮商資源與服務,引介教練、顧問或專家,幫助員工理清思緒,接納失敗的現狀。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這是膾炙人口的「愛拚才會贏」歌曲中的歌詞。只要曾歷經人生波瀾的過來人,都能心領神會。黑暗並非永恆,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

然而,那些深陷人生低谷的人,因為身處黑洞中,難以覺察。如果,能有一線神蹟之光,一束內在的光芒,或許就有機會跳脫黑暗的深淵。

尋找內在之光,鍛鍊跳脫黑洞的能力,將有助於逐漸建立強大的心理素質,累積耐挫抗壓的堅毅韌性。能坦然接納失敗的事實,將視線轉向下一場比賽、戰場或任務的挑戰,重整旗鼓並重新出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古書今贏/人生三階段
下一篇
行銷策略/實體通路經營 善用安索夫矩陣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