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創新平台/智慧發球機 模擬與大谷翔平過招

本文共942字

經濟日報 李珣瑛

在全球運動科技蓬勃發展的趨勢下,選手訓練方式也早已改變,歐美、日本等國家已廣泛運用智慧設備來提升運動表現。為協助選手跟上國際趨勢,輕鬆應對大賽,工研院打造全國產化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結合AI判讀、姿勢分析等技術,幫助球員更有效率地強化打擊能力,全面提升比賽競爭力。

相較傳統發球機受限於固定球路與角度,且倚賴人力調整,難以應對比賽多變的投球模式,工研院開發的這款AIoT智慧發球機透過遠端控制與AI學習,能依照球員需求調整投球速度、角度與球種,甚至還能模擬特定投手,讓選手在日常訓練就習慣與強者對抗的感覺,從而提升打擊表現。

此外,該系統整合AI影像辨識技術,即時分析選手揮棒數據,如擊球時機、揮棒軌跡等,幫助教練根據數據制定個人化訓練計畫,使訓練成效更加明確。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組長林宏墩表示,過去基層棒球訓練主要依靠教練經驗傳承,但這種方式難以量化選手的進步幅度,也缺乏數據支持來進行科學化訓練。

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是將過去「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培訓方式,變成可分析的影像與數據,讓訓練更加精準與客觀。

而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的結合,讓選手與虛擬投手影像對練,模擬面對真實投手的對決情境,這不僅提升了訓練的臨場感,更能幫助球員適應比賽壓力,強化應變能力。

如何讓機器投出「真人感」的球?這是研發過程中的最大挑戰,林宏墩提到,每位投手的球速、角度、力道、旋轉都不同,為了讓發球機更擬真,研發團隊特別建立投手數據庫,並透過AI學習各類投手的投球特性,未來甚至有機會透過AI模擬大谷翔平等國際球星的投球風格,讓選手在訓練時能夠與世界級對手「過招」。

林宏墩表示,研發團隊希望不只是幫助專業選手,更希望能普及到基層訓練、讓更多球員能方便使用。

這套系統只要把智慧發球機放進牛棚,搭配攝影機、平板就能使用,打者不用換上特殊器材,能用最習慣的球棒打擊,投手教練不用忙著投球,能輕鬆透過系統得到專業數據分析來做出訓練決策。

目前這款AIoT棒球打擊服務系統已導入崇義高中、虎林國小,也與國內職業球隊與大型系統業者洽談合作。

研發團隊也正計畫進一步開發投手訓練功能,偵測投手的握球方式、出球點與手臂擺動角度,提供細緻的數據分析,幫助投手調整姿勢、提升球速,甚至預防運動傷害。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職感心教練/穩定、精準 致勝關鍵指標
下一篇
會計師看時事/新創財務管理 首重資金掌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