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4字
Z世代是指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一代。根據國發會的統計,在此期間的人口數將逐步增加,不但逐步擴大其在職場中的影響力,而且漸漸成為勞動市場的重要成員。Z世代是數位原住民,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偏好,對科技的掌握度相較其他世代更高。不但經歷科技、氣候變遷,甚至在全球的疫情、不確定的金融環境生存下來,這些獨特的背景形塑成了Z世代。
服務業面臨大缺工的時代,根據商研院的研究調查發現,疫後雖然旅宿、餐飲、零售等行業大幅復甦,但卻因持續缺工,導致服務量能無法提升、服務品質日益低落、且因人才挖角情形嚴重,也使企業整體戰略計畫受影響。
此外,根據國發會的重點產業人才調查,發現人才缺乏的主因除了因為供給不足之外,被挖角、技能不符、以及薪資較低等,都嚴重影響著缺工的狀況。但我們也注意到即使近幾年政府持續透過政策調升薪資,缺工情形仍未完全改善,可見「加薪」並非是攬才的救命仙丹,企業必須強化新世代人力資源招募及管理機制以留住人才。
許多研究指出Z世代比以往各世代都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他們希望的工作是能夠實現職業目標,又同時擁有充實的個人生活。作為數位原民,他們具備卓越的科技應用能力,追求效率並崇尚遠距混成的辦公環境。
此外,Z世代對企業提供專業發展機會抱有高度期待。雖然薪資仍是重要的因素,但並不是決定職業選擇的唯一關鍵。
以下提出除了薪資以外的三項策略,作為企業提升吸引力的參考。
一、招募時須透明、善用社群媒體
Z世代求職和轉職時既在意薪水高低,也關切薪資透明度,所以薪資需能端上檯面,也需提出職位的發展願景。善用能接觸到Z世代應徵者的團體及社群媒體進行招募。過時的薪酬制度及不具競爭力的薪資,在數位時代透過線上網站都查得到,成為看似保密卻都查得到、能比較的狀況。
二、提供彈性的工作安排
常見的彈性工作安排包括彈性工時、兼職、遠距工作、混成工作和年化工時等。彈性的工作安排若實施成功,可創造對員工有利和支持的工作環境,有利企業吸引、激勵和留住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Z世代。
三、落實員工職涯發展
透明的升遷制度之外,落實員工職涯發展作為促進員工成長與留任的策略。例如,將個人化的職涯發展計畫納入組織績效評核的一環,或是提供內部輪調的機制以促進員工的成長和留任。
因應世代差異逐步調整人力資源招募與留任策略,是「薪資」條件不如其他產業時的解決方式,透過符合世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及發展政策,方能在未來世代中找到人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