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07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因AI運算量增加,帶動用電需求大增,伊頓電氣(Eaton)台灣與菲律賓總經理林鈺培表示,台灣積極跨步邁向能源轉型,不過,他認為,發展儲能比綠電更重要,伊頓推出的EnergyAware解決方案兼具不斷電系統(UPS)與儲能功能,可將原先屬於設備成本的UPS轉化為儲能系統,不僅為用電大戶節省成本,更助力推動達成政府綠能目標。
電力管理削峰填谷
伊頓電氣為全球前兩大UPS廠商,更是台灣護國神山群的重要戰略夥伴,也因為生成式AI熱潮,這些需要大量運算的AI服務,相較傳統應用軟體的能源需求,更為巨量,根據經濟部去年中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在AI產業帶動下,未來十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2.8%,其中,AI科技的用電需求,預估從2023年的24萬千瓦增加至2028年的224萬千瓦,大增逾八倍。
林鈺培分析,相較於傳統應用軟體,需要大量運算的AI服務能源需求更為巨量,尤其類似大型資料中心更需要高密度的電力設備,一旦面臨電力中斷或品質不穩的風險,不斷電系統的備援功能更顯關鍵。去年伊頓推出專為AI大型運算中心打造,業界最大容量的高密度UPS,這款新品比傳統UPS節省78%占地面積,這意謂著在客戶工廠內多出更多空間可以置放生產設備,創造更多獲利。目前已應用於東南亞大型數據中心,提供在地客戶更多創新的技術。
林鈺培說,台灣再生能源要能穩定供電,儲能系統至關重要,伊頓推出的EnergyAware解決方案,結合UPS及儲能二合一設計,可以為客戶的工廠用電「削峰填谷」,創造節省電費、參與需量競價等額外的經濟效益。超越原本UPS的備用電源的範疇,目前引進台灣的落地情形,有電信電纜業、半導體、高科技等行業,另外石化業客戶已規劃完成,預計在2025下半年建置示範站。
因應客戶需求,伊頓近年不斷擴大在台灣的生產量能,林鈺培以「最本土化的外商」來形容伊頓在台灣扮演的關鍵角色,因為伊頓不僅在地化生產,更建置在地化研發團隊及實驗室,依據客戶需求模擬生產線真實狀況, 依客戶需求提供產品,而不是直接把產品推銷給客戶。
建置在地研發團隊
他回憶,過去和半導體龍頭開會時,客戶曾提到一點讓他印象深刻。林鈺培說,很多國際大廠都強調自家優秀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但如果沒有在地化生產,是無法提供完整一條龍的服務,從生產到售後服務,尤其針對品質上的溝通,更能及時快速回應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工廠在國外的外商無法做到的,這也是為何伊頓可以囊括台灣半導體市場逾四成市占的原因,透過在地化策略迅速回應市場需求,強化台灣市場競爭力。
林鈺培表示,除了引進更多創新UPS技術之外,未來因應台灣電力需求,伊頓也不排除進口更多輸配電設備產品來台灣,壯大產品線陣容,以全方位電力管理解決方案,為在地客戶提供最適切的能源管理方案。
展望2025年,林鈺培強調,台灣是伊頓在亞太地區相當重要的生產重點,因應半導體產業擴產需求,伊頓仍會持續加碼台灣產能,預估今年仍將擴增20%至30%產能,未來三、五年加碼腳步不停歇,此外,亞太地區除了台灣及菲律賓等生產據點同步擴充產能外,因應地緣政治及全球區域化布局,伊頓也已著手在越南北越建置新生產據點,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有望完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