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連鎖效應/完整部署年度計畫

本文共900字

經濟日報 李培芬(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

台灣每五年就會做一次企業普查,上一次是110年,其中有一個統計數據是「企業存活率」。據110年工業和服務業普查統計全體企業有146.7萬家,所謂「企業存活率」,即是指前次普查時已開業的企業,到此次普查還存在之企業家數占比。

主計總處指出:110年普查全體工業及服務業的存活率為79.5%,比105年77.4%高,也比100年75.6%、95年72.7%、90年69.4%都高,是近五次普查最高,也就是近20年來的最高。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句話說:「凡存在必合理。」其實翻譯太過簡略,原話是:「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合乎理性。」

企業高存活率,代表一項現實,即存在的現實必是理性的結果。在一年復始之際,也該為企業的新一年做理性的檢視,即三位一體的年度計劃,是否只有「年度目標」和「年度預算」,卻缺少了「年度計劃」的項目與內容?

以連鎖企業舉例,年度目標的設定來自於現有店數營收和預計新開店數營收的合計,若營運部計劃內容如此簡略,結果大打折扣也可以想見。

連鎖企業「同店增長(Same Store Sales )」的實現,絕不是樂觀地用一個成長的比例,乘以去年營收,再加上新店增長如此簡單,計劃項目必須包含以下八項內容:

一、既有店營收維持點。二、既有店營收增長點。三、去年落後店群提升點。四、去年領先店群超越點。五、改裝店營業提升目標。六、新開店分級營業目標。七、特裝店行銷公關目標。八、商圈覆蓋推進分析(含商場店與街邊店配置)。

存活只是開店經營的低標,一家店經營潛力無窮,連鎖企業單店營收的落差,平均值為三倍,但絕對值可差十倍,一家店可抵十家店用,並非神話。

開店布點不只為了占地盤,更是要占領客群,把店開在顧客的必經之路,從而完成一線品牌的顧客數據補獲量。

所謂一線品牌的顧客數據量,對於便利店業是1,500萬顧客數;藥妝店、快餐業為600萬顧客數;茶飲店、早餐業是300萬顧客數。在這些顧客數中,活躍顧客必須超過八成,對於家具、裝潢、汽車、汽修等低頻行業,顧客資料庫則以單店破千為初階目標。

存在並非合理,必須積極在現實中求生存、求突破、求發展,踩在上一年度的台階,再上一層樓,這就是經營的現實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趨勢觀察/AI 加持中小企 突破外貿瓶頸
下一篇
友善環境 創造卓越/建立永續風險管理體系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