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當 AI 造假成本趨近於零、AI 犯罪如影隨形,法律發展能否趕上科技?

【 AI 社會新挑戰】專題報導,解析 AI 時代的機會與威脅!



不再顯示
notice-title img

當 AI 造假成本趨近於零、AI 犯罪如影隨形,法律發展能否趕上科技?

【 AI 社會新挑戰】專題報導,解析 AI 時代的機會與威脅!



不再顯示

量子覺知手札/人在,心也要在

本文共440字

經濟日報 瑞瑟(資深企管顧問)

在傳統力學及製造業為主的時代,由於我們視時間為稀有且單向進行的有限資源,是生命組成的要素,也是安排任何活動或任務不可或缺的關鍵因子,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有任何須人員參與的項目,主事者一定會著重在可運用人數的多寡及可投入的時間上。

雖然員工的產出並不只是由其工作時間的長短決定,但根深柢固的唯物工具論述讓主管常以員工請假多寡或上班時間長短,做為其工作績效表現良窳的決定因素。結果,在下屬的解讀與直覺反應之下,一個只重投入工作時間卻不計工作效能的文化就應運而生。

在意識決定行動的量子覺知時代,員工內心的認知及想法不但會確定外在環境的現況,且會不經意或毫不保留地展現在其言行上。尤其是量子觀察者的測量效應會因為主管對員工工作時間上的不適當評估,透過量子躍遷(衝擊力度大)或量子穿隧(浸潤時間長)效應,養成整個組織只要人在,心在哪裡都無所謂的共同意識。

結果就是,雖然工作的時間很長,只要當事人的投入度是低的(甚至可能是負的),那麼在摸魚或搞破壞的狀況下,什麼樣的產出就可用果因論來預先得知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智慧經營/吳奕成 抓得住年輕人的心
下一篇
ESG 最前線/設定合理 ESG 績效指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