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32字
台灣詐騙犯罪橫行,更被詬病是「詐騙王國」,受害上班族更是不在少數。根據1111人力銀行14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86.5%上班族曾遇詐騙,又以假投資、簡訊詐騙最常見,且高達43.5%上班族曾受害,平均財損21萬7,592元,更驚人的是,遭詐騙的上班族中有逾一成,遭騙上百萬元。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受訪上班族中有86.5%遇過詐騙,其中最常遇到的詐騙類型分別為假投資詐騙(股票、虛擬貨幣等)占48%、簡訊詐騙(釣魚簡訊、不明網址)33.7%、網購詐騙(未收到商品、貨不對)32.7%、中獎/抽獎詐騙28.1%以及電話詐騙(假檢警、假公務員、假包裹通知)26.4%。有高達43.5%的上班族因此上當受騙,其中只有26.4%的人發現受騙並且報警,還有1.3%的人選擇不報警但在社群媒體上發文。
遭詐騙的上班族中,平均財損21萬7,592元,但是其中有12.7%的人曾經被騙超過百萬元。另外,有17.2%的人被騙個資。
調查也發現,詐騙事件對上班族影響很大,8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從此變得更警惕,不再輕信陌生訊息/連結、31.1%情緒受影響,感到焦慮/自責/憤怒、29.1%對網路/電話交易失去信任,24.8%因此加裝來電顯示APP,更有近3%(2.9%)的上班族因為詐騙事件直接更換手機號碼。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詐騙集團橫行,詐騙手段不斷推陳出新讓上班族防不勝防。數據顯示,2024年9月底在監受刑人5萬2,755人,罪名前三名分別為毒品、詐欺、公共危險,詐欺犯7,003人占13%,人數逐年攀升,十年增加五倍,官警估計車手與人頭帳戶的再犯率逾八成,可見罰則過低可能是導致詐騙犯罪持續不斷的原因。
調查還顯示,高達87.3%的上班族認為政府目前的防詐騙措施根本不夠,應該加強宣導與懲罰詐騙集團。同時受訪者也建議政府應透過以下方式減少詐騙,包含嚴懲詐騙集團,加重刑責(80.8%)、與電信/金融機構加強聯防(54.1%)、提供更快速有效的檢舉與賠償機制(39.2%)及加強學校/職場的防詐騙教育(38.6%)。
上述「上班族遭詐騙經驗」調查,是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會員進行立意抽樣,調查時間2025年2月26日到3月11日,總計回收1,047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