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專家呼籲40歲以上三高民眾或高階主管應重視腦中風預防

本文共84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即時報導

醫界發現,不少接受腦中風預防保健治療的民眾,大多是有家族病史,或是健檢時發現有三高的企業高階主管。腦中風治療專家楊司寬醫師呼籲40歲以上的三高民眾,應積極面對和重視腦中風預防,落實「預防勝於治療」就不用擔心醫師荒造成無法接受即時治療的威脅。

近期嘉義長庚醫院透過內部LINE群組發布訊息,指出因夜間醫師人力與急救負擔失衡,晚間10時至早上7時時段暫不收治判定無顯著效益之腦中風轉診對象,顯示雲嘉南地區急性腦中風醫療已逼近崩潰邊緣。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中風已連續多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在台灣,每年超過3萬人因腦中風住院,其中不少患者面臨永久性失能或生活品質嚴重下降,而成人致殘率最高的就是腦血管疾病。

長期致力於腦血管疾病研究與治療的六順診所楊司寬醫師指出,腦中風其實可防可控,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積極管理風險因子,遠離中風威脅。

楊司寬表示,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血管阻塞)與出血性(血管破裂)兩大類,但無論那種類型,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都是導致腦中風的主要元凶。

三高如果長期未控制,將會加速血管硬化與狹窄,導致血流不暢或血管破裂,楊司寬強調,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藥物治療,大多數個案可以有效避免進一步惡化。

楊司寬說,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壓力過大、飲食西化,導致三高問題越來越常見,腦中風患者年齡層不斷下探至40歲甚至30歲出頭。他發現,不少接受腦中風預防保健治療的民眾,大多是有家族病史,或是健檢時發現有三高的高階主管。

楊司寬強調,有家族病史的人、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三高患者、肥胖族群、長期抽菸或缺乏運動者,都是腦中風的高風險對象,應提早進行相關檢查與預防,例如頸動脈超音波、1024切心臟電腦斷層等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心血管問題,口服或施打針劑降低血栓的形成。

在全民健康意識逐漸提升的今天,楊司寬再次提醒,守護血管健康,就是守護未來的生活品質與尊嚴,預防正是守住健康的根本之道。他語重心長地說,「比起治療,我們更希望幫助大家不必經歷那一天。」呼籲民眾,預防中風就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做起。

腦中風治療專家楊司寬呼籲40歲以上的三高民眾或企業高階主管,應重視腦中風預防。記...
腦中風治療專家楊司寬呼籲40歲以上的三高民眾或企業高階主管,應重視腦中風預防。記者宋健生/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年前消防員「公主抱」救命 她捐桃園340萬元救護車
下一篇
下週汽柴油估漲跌1角 95無鉛最高28.4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