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 台灣3名年輕科學家獲邀

本文共748字

中央社 記者吳欣紜台北18日電

第74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將於6月29日至7月4日在德國舉行,中央研究院今天說,台灣有3名年輕科學家通過國際選拔代表台灣與會,將與諾貝爾獎大師對談交流。

中研院今天發布新聞稿出,第74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將於29日至7月4日在德國林島舉行,共有來自84個國家逾630名年輕科學家獲邀,將與約35位諾貝爾獎得主會面交流。

中研院表示,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博士生楊欣瑜、吳氏鸞(Loan Thi Ngo)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博士候選人陳羿帆,這3名優秀的年輕學人通過國際選拔,代表台灣與會。

中研院說,這屆林島會議探討與社會密切相關的多項化學領域議題,特別聚焦於人工智慧對化學的影響,以及循環化學對永續發展的貢獻。

根據新聞稿,在「奈米科學與技術」學程攻讀生物化學與癌症治療的楊欣瑜表示,能通過嚴格篩選赴德國與學術大師對談是博士生涯的重大里程碑,將把握難得的機會,與成功藉由AI方式預測蛋白質結構的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約翰.瓊珀(John M.Jumper)進一步交流。

專攻量子點材料的吳氏鸞則期待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蒙吉.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分享投入量子點研究的動力與經驗,從而啟發自己的最佳研究路徑,拓寬科學視野。

陳羿帆則希望能向各重量級國際學者看齊,尤其是2021年化學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DavidMacMillan),過去鑽研非對稱有機催化,近期投入光催化研究,總是有遠見找出對的研究方向,非常值得年輕世代學習。

中研院表示,今年入選的年輕科學家多為30歲以下的優秀大學生、碩博士生、博士後研究人員,女性佔比達5成,所有獲選人士皆需通過由全球約150個學術機構合作進行的多階段國際選拔程序,才獲取與諾貝爾獎大師對談的門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丹娜絲豪雨淹全台青蔥最大產地 蔥農預估天價蔥重現時間點
下一篇
星巴克「第2杯半價」來了!連續兩天、接力集團同慶優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