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餵母乳好處+1 哺乳率提高 乳癌、卵巢癌好發年齡往後延

本文共629字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推行母乳親善政策20餘年,政策重點為鼓勵母乳哺育。萬芳醫院婦產部顧問醫師許淳森說,根據統計,母乳哺乳率提高後,女性乳癌、卵巢癌好發年齡延後,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減少,連帶減輕健保支出。不過,國內母乳哺乳率,受新冠疫情影響,2018至2022年每2年一度調查,均呈下降趨勢,亟需透過教育提升民眾意識。

根據衛福部兒童權利公約網站公布母乳哺乳率數字,2018年母乳哺乳率1個月以下為67.2%,2020年為60.2%,2022年為52.1%,呈逐年下降趨勢。許淳森表示,從數字下跌年分來看,應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母親因哺育母乳恐造成胎兒染疫的錯誤迷思,轉而使用配方奶等替代品,此外,民眾產前教育也須強化,讓父母了解母乳哺育好處,重建哺乳風氣。

許淳森近期著手統計,發現母乳親善政策實施20多年來,乳癌、卵巢癌好發年齡延後,乳癌延後約3年,卵巢癌延後達5年。他表示,癌症發生延後,背後因素多元,但母乳哺育仍有貢獻;另哺育母乳有助提升孩童免疫力,統計顯示,每提升1%母乳哺乳率,因感冒、氣喘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減少,一歲以下孩子就診次數下降,可省下健保支出約320萬元。

市面上有許多配方奶,供民眾替代母乳使用。不過,許淳森表示,任何配方奶都不能取代母乳,頂多只能宣稱「類似、很像」,配方奶不具母乳中的活細胞,尤其是免疫細胞,可增強孩子免疫力,減少生病。衛福部國健署近期也在網站宣導,母乳成分會自然隨孩子成長階段變動,滿足需求,且喝母乳的孩子,腸道中有益細菌比喝配方奶孩子多。

專家認為,國外觀念多希望孩子時刻都在身旁,國內則多希望生產後孩子暫由他人照顧,可...
專家認為,國外觀念多希望孩子時刻都在身旁,國內則多希望生產後孩子暫由他人照顧,可見社會風氣仍須改善,才有助提升母乳哺乳率。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樂透第114045期開獎
下一篇
明天媽祖誕辰 來嘉搭阿里山小火車「心香百里特檜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