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台灣最缺人的職業是「館長」?當三大美術館館長都代理

本文共781字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南美館館長林秋芳一月相繼卸任,但台北市、台南市政府都只指派代理館長,而未找到新館長。加上2023年7月起正式館長便懸缺至今的高美館,台灣南北三大美術館史無前例同時「缺館長」、只有代理館長。藝術界因此戲稱,台灣最缺人的職業就是「館長」。史博館前館長黃光男認為,美術館/博物館象徵文化軟實力,館長無法「無縫接軌」、甚至長期出缺,顯示政府不重視文化軟實力。

公立美術館/博物館館長都有明確任期、可以早做規劃。但近年台灣公立美術館館長卸任鮮少「無縫接軌」,往往必須經歷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的代理館長,才會找到新人選。而國立博物館如史博館、史前館,走馬換將時都曾經歷一年以上的代理館長,史博館還曾連續換了兩個代理館長,才找到正式館長。

一位不具名的業界人士指出,台灣公立美術館館長對業界來說薪水不高,責任又重,難以吸引業界人才加入。但政府又希望館長具個人魅力,不願意從館內的公務人員晉升,最後往往只能找學者「空降」。但向大學借調學者往往耗時、又有學期限制,不少美術館館長卸任便是因為必須「歸建」學校,任期不穩定導致館長經常處於代理狀態。

黃光男指出,公立美術館館長的任期都可事先預期,卻做不到「無縫接軌」,顯示政府不關心文化、美術館也缺乏培養高階主管的長期規畫。「博物館、美術館是國家文明的指標。」他認為博物館館長經常代表台灣出國、肩負「文化外交」的重任,其專業和重要性應被重視,不應該總是「騎驢找馬」。

黃光男以法國為例,美術館分等級,館長往往在不同的等級歷練、累積資歷,從地方館長一步步做到羅浮宮館長。但近年台灣打破這種培養館長的專業機制,館長幾乎都「空降」、鮮少由館內或業內晉升。黃光男認為,館長長期「委外」會讓專業博物館人員士氣低落、也讓人才培養出現斷層。而空降的館長也許具學術專業,卻未必具博物館專業、更不懂行政法規,惡性循環造成台灣「館長」總是難產出缺。

近年台灣公立美術館館長卸任鮮少「無縫接軌」,往往必須經歷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的代理館...
近年台灣公立美術館館長卸任鮮少「無縫接軌」,往往必須經歷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的代理館長,才會找到新人選。圖為南美館。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運彩公會理事長發公開信 籲政府調整運彩獎金支出率
下一篇
明高溫飆36度!周五起高溫瞬降逾10度 清明連假天氣曝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