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0字
今年春節連假9天,全國疑似食品中毒通報較去年暴增近4倍,北市也比過往增加13倍,衛生局分析與天氣冷、假期長有關,依照此次經驗,將針對易有食安問題的季節或假期,強化業者的食材保存與員工訓練,並邀集專家學者給予細項指引。
衛生局整理近3年春節假期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數,2023年1月20日至29日全國案件43件、北市1件,2024年2月8日至14日全國85件、北市3件,直至2025年1月25日至2月2日全國增至337件、北市40件。
衛生局長黃建華指出,1月中旬諾羅病毒疫情增加,急性腸胃炎隨之上升。由於今年春節天冷、假期長,民眾聚集機會變多,加上生活型態改變如除夕夜圍爐,大家選擇在外用餐較為方便,因此到大餐廳就可能一起中。
衛生局主秘邱秀儀補充,諾羅病毒通常與天氣、假期長短有關,過往假期短或天氣關係,民眾會選擇去南部或國外,人流分散之下,疑似食中狀況不見得都在台北。今年因為2要件相加,天冷聚在密閉空間,病毒量就會相對多,北市通報數因此變多,她坦言今年這麼多確實少見。
黃建華直言,春節假期時間長,業者一次要準備多天的貨量,且員工可能是臨時找來,因此食材保存、員工訓練更顯重要。依照今年經驗,衛生局針對易有食安問題的季節或假期,正在規畫相關專案,也將邀集專家學者討論,給予細項指引。
他認為,「事前提醒總比事後稽查好」,也將在現有的教育課程中,就問題導向再重點提醒業者,例如某些餐廳曾發生食安問題的案例分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