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44字
台中5歲男童日前持續嘔吐、腹瀉及發燒,就醫後收治住院,隔天父母及妹妹也跟著掛病號,自嘲「全家被團滅了」,經檢驗,確診為諾羅病毒感染;醫師陳傑賀說,病毒傳染力極強,呼籲嚴防開學後群聚感染,肥皂洗手至少搓20秒。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傑賀說,諾羅病毒腸胃炎好發冬季,且傳染力強,只要接觸到受汙染的食物、水源、患者排泄物,甚至是飛沫,就可能開始傳播感染,春節有不少幼童與家人聚餐後,出現嘔吐、水瀉及低度發燒等症狀,甚至全家感染「團滅」,集體至急診就醫。
陳傑賀指出,諾羅病毒腸胃炎多數患者2至3天可自行康復,但幼兒因免疫力較弱,易出現反覆發燒、嘔吐、食慾不振,甚至脫水危機,治療期間需避免幼童食用油膩或刺激性食物,導致腹瀉症狀加劇。
陳傑賀也強調,諾羅病毒潛伏期短,約12至48小時,極少量病毒即可致病,病毒能在環境中存活數天,有些患者嘔吐後48小時內仍具傳染力,因此都會告知務必居家隔離至症狀解除後48小時,才算度過危險期,這名男童被送到急診住院的隔天,父母及妹妹都出現同樣症狀,全家人都被迫在醫院團聚。
陳傑賀建議,若家中幼童感染諾羅病毒,家人處理嘔吐物或排泄物後,務必再以1比10稀釋漂白水徹底清潔,雙手需用肥皂與清水搓洗至少20秒(酒精消毒效果有限);也要避免食用未煮熟海鮮,尤其是生蠔等貝類,生熟食刀具、砧板也需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陳傑賀提醒,諾羅疫情增溫,開學季後,校園成下一個群聚感染的「培養皿」,家長務必觀察子女活動狀況,若出現持續腹瀉、嘔吐或無法進食等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