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13字
今年蛇年,現正是第一個24節氣、立春,天氣仍十分寒冷,今天中部以北地區,低溫8至9度。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春天天氣變化快速,翻臉比翻書快,「早晚溫差非常大」,罹患感冒、流感的人很多,特別是本周三元宵節,大家賞燈、吃湯圓,群聚機會不少,流感等病毒屬飛沫傳播,容易再有一波感染,建議養生三法「衣服穿暖」、「多吃蔬菜」、「多踮腳」應加注意。
吳明珠說,最近天氣持續低溫,早晚溫差大,外出時,衣服一定要穿暖,建議採「洋蔥式」穿衣法,對內到外,發熱衣、長袖衣物、毛衣、外套、羽絨衣,與口罩、圍巾、手套缺一不可,怕冷的人,可以隨身攜帶暖暖包,避免身體寒冷、免疫力降低,遭到病毒感染。立春後,氣溫會逐漸回升,但上升速度慢,上下起伏劇烈,又不穩定,務必做好保暖。
吳明珠指出,立春是萬物開始復甦、發芽的階段,在五行中,春天屬木,又是養肝的季節,每年二、三月時,食物方面可以多吃芽菜、豆芽、蒜苗、蔥、嫩薑,及波菜等綠色蔬菜,幫助養肝。
吳明珠指出,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慢慢的進入櫻花季,民眾多上山賞花、散步,心情保持愉悅,有助疏肝理氣;至於影響肝臟的肝經,從足部的大腳趾與第二腳趾間開始上行,平時可能多做踮腳,雙手同時向上伸展,每小時做10次,促進身體延展及下肢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吳明珠指出,如果是年長者下肢比較沒有力氣,或是上班時不方便起身,做踮腳的動作時,可以坐在椅子上,先用腳趾的力量,把腳後跟踮起來,之後把腳放下,再用腳後跟的力量,把腳趾抬起來,如同蹺蹺板一上一下,同時雙手向上延展,也可以達到活動的效果。
另,鼻子過敏的人,可以多按摩兩側鼻翼的迎香穴,或是手部虎口的合谷穴、足部的大腳趾上方的太衝穴,每次30下,有空就可以按,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也建議晚上洗澡時,可以用溫熱的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吳明珠指出,周二為開學日,家長應多注意家中學童的睡眠、營養等,讓孩子早一點上床睡覺、多穿衣服保暖,如果家中有人感冒,就應該戴上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