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8字
昨有民眾投訴,到南投連鎖賣場購買「關廟拉麵」,拆開獨立包裝竟看到咖啡色小蟲。食品科學專家指出,蟲卵比蟲子容易在乾燥環境中存活,但經蒸煮、乾燥後,理論上應不會有,除非是在生產環境中汙染,建議麵條存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並於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已被蟲子和微生物汙染,建議避免食用。
有民眾到連鎖賣場購入台南某業者生產的關廟拉麵,本以為獨立包裝,比較好保存,返家拆開包裝,將麵體下鍋烹煮時,水面上卻浮出咖啡色小蟲。一開始以為蟲子從外面掉進去,沒想到打開其他包麵條,也有類似狀況,已向賣場及衛生局反應。地方衛生局已啟動稽查,業者則主動下架同批次商品。
針對在獨立包裝的乾燥麵條中發現蟲子,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羅之綱表示,這類狀況「會發生但機會不大」,蟲卵比蟲子容易在乾燥環境存活,若麵粉未經過適當研磨處理或殺菌,可能有一些蟲卵存活。
「有點納悶的是,關廟麵本身經過蒸煮、乾燥,理論上是不會有了」,羅之綱說,產品如經蒸煮及乾燥,長出蟲子的機會相對低,但高溫多濕的環境可能促成蟲卵萌發,因此,比較有可能的狀況是產品製造時,衛生環境不夠理想,可能遭風吹等,導致蟲卵附著到麵條上。
羅之綱指出,米放置在常溫狀況下一段時間,就會長米蟲,所以建議把米存放在低溫乾躁的環境下,例如放在冰箱冷藏,麵條也是同樣的道理。另外,也要在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如果效期內長蟲,可要求廠商退換貨,如果超過效期,因保存環境等因素導致食物腐敗,應丟棄避免食用,一般而言,只要有蟲就建議避免食用,因為代表食材已被微生物汙染。
南投縣衛生局指出,根據民眾反應,12月2日下午傍晚至連鎖賣場購買該產品,並於當天晚間9時向店家反映,也者隨即下架陳列販售產品5包,衛生局昨派員至現場進行稽查,檢查該批次產品的儲存環境、進貨文件、銷售記錄及相關管理措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