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77字
康芮颱風10月31日登陸,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57年來首次在入冬期間登陸的颱風,康芮真的非常特別,第一,它的環流廣大卻沒提早東轉,「別說是秋颱,夏颱都滿容易北轉」;而且因為它長期在海上擴大風場,讓增強後的能量沒那麼容易潰堤。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第二,在深秋季節的颱風多半南輕北重,但是康芮的南側意外扎實,可能是因為它的西邊有個系統(前身為潭美颱風)提供水氣。第三,它的導引氣流相當明顯,「與今年前幾個慢郎中有差」,降雨對流翻得了山,「這是吉達颱風所沒有出現的,57年前的吉達是直接死在海峽上空,過山得很慢,也造成風雨完全集中在東部」。這次的降雨應該是西半部10月底以後最強的紀錄。
只能說台灣今年「運氣太好」,「觀氣象看天氣」表示,這種半世紀一次的天氣被碰上,究竟下一次還看不看得到,又或是全球暖化讓台灣颱風季往後延成為常態,值得觀察。
而北部不在10級暴風圈,所造成的強風現象。「觀氣象看天氣」表示,結果全台灣出現的最強陣風,反而多半在登陸點以外的地方,特別是嘉義東石跟新北東北角出現15級陣風,超越通過北部的凱米颱風。
「這不是康芮一個怪而已」,「觀氣象看天氣」表示,根據歷史紀錄,1994的提姆、1982的安迪、1971的娜定,就知道原來登陸宜蘭的颱風除了歐珀、薇拉、尼莎以外,其它造成台北颶風清一色都是北回歸線登陸。位在最北端的淡水,最強風力竟然是台東登陸的颱風造成。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當颱風行經台灣海峽或巴士海峽,或呂宋島、南海北部的時候,強風區多半會卡在桃園至宜蘭,恆春及南台東。這就是所謂的角隅現象,而當系統風場(半徑)越大,風力會更加強。除了地形因素,颱風移速愈快,也會使風速加大,與高壓相接的象限所產生的氣流會比較旺盛(危險半圓),種種因素造就了本次狂風。
加上大台北生活圈特殊地形,「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吹北風的時候有高山擋,所以氣流會從矮山或河谷等縫隙狹窄區域進入,而這當中最盛行的就是東風,東風又分為東北東風與東南氣流。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若是颱風眼位於東經123度以西並逐漸往西移動,風向就會轉成東北東風,特別是颱風眼在愈南邊愈明顯,過了東經120度會開始出現東南偏東風,這個時候降雨逐漸減小,平均風跟陣風的差距會緩慢增加,因為這個時候的氣流是用衝的(類似落山風),就這樣一路吹到風圈脫離(風向轉為正南)為止。
為什麼新北市區比台北市區還有感,台北市區的信義、松山、文山又非常有感?「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其實都跟地形有關。因為颱風在向西北移動時,最強的風力都會集中在東半側,當這塊進來北部的時候約莫在颱風準備出海的時刻,這次的東南風特強,剛好氣流是從雪山山脈翻過來,沿著幾個明顯的山谷,比方說新烏路(屈尺)就測得13級,新北測站位於安坑南新店也有12級,再順著新店溪往西北吹,永和、中和一路再吹到樹林、龜山的方向。碰到河流或某些遮蔽物會稍微轉成東風,所以經常出現東南風跟東風交互出現的情況。
「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同樣的道理,風穿越到貓空木柵(12級左右)再從羅斯福路殺到新北市西區,導致大範圍的11級,在該區算是比較少見的。台北市信義區的氣流是從雪山隧道一帶沿著山谷象山隧道衝到松山車站再向西(受基隆河走向影響),東風加上東南風雙重影響之下,民生社區樹倒整排。而這個風又會順著基隆河往淡水河走經過士林,最後到淡水河出海口,因為從關渡到紅樹林的河谷較窄,一路再加強風速,使得漁人碼頭出現14級強風。
至於為何出現那麼多災情?「觀氣象看天氣」表示,據在地耆老多半認為,康芮是碧利斯以來最嚴重。松山、信義兩個測站其實都跟「狂風走廊」有點距離,以最東邊的基隆是14級左右,最南邊的屈尺13級,西北邊的淡水觀海14級,還有高樓林立所造成的「狹管風」會加大力道,使某些巷路口的掉落物特別多。
輿論聚焦為什麼民生社區路樹嚴重傾倒,行道樹到底利大於弊還是相反過來?「觀氣象看天氣」表示,也有一說這個算人禍,畢竟種植淺根作物這個陋習行之多年,往往每到發生時才做檢討。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少人錯估台東登陸的強風威力,導致防颱措施沒做完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