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7字
是東洋畫、日本畫還是國畫?北美館明起推出「喧囂的孤獨:台灣膠彩百年尋道」展,郭雪湖「南街殷賑」、陳進「悠閒」皆展出,一探今日膠彩畫於台灣複雜歷史下流變,也可見藝術中的政治角力。
台北市立美術館今天舉行「喧囂的孤獨:台灣膠彩百年尋道」媒體導覽。策展人陳苑禎表示,膠彩畫在日治時期傳至台灣,「當時日本為了要與西洋繪畫作出區隔,將這種畫命名為東洋畫、日本畫或新日本畫,而國民政府來台後,膠彩畫被納進國畫體系,到後來才由藝術家林之助命名為膠彩畫。」
與水彩畫、油畫一般,膠彩畫是因其媒材特性命名,透過動物膠調和礦物質顏料或其他天然材質,如水干顏料、土質顏料等進行敷彩。陳苑禎解釋,日本繪畫發展深受中國繪畫系統影響,而在西方文化刺激下,才提出東西合併的「東洋畫」與之抗衡,在傳統繪畫技法上添加寫生、透視等觀念。
台灣在19世紀末成為日本第一殖民地,膠彩畫自此以「東洋畫」之姿進入台灣。「喧囂的孤獨」展依循膠彩畫流變時間軸,劃分出「初相見|汲學」、「遇紛爭|探源」、「守畫域|定名」、「啟學制|重思」與「續開展|多貌」的演變過程,展出51名膠彩創作者的146件作品。
如「台展三少年」郭雪湖、陳進及林玉山,都曾為台灣奠定東洋畫教育基底的日本畫家鄉原古統所啟蒙,展中展出4人作品,而以郭雪湖「南街殷賑」為例,陳苑禎表示,畫面中看似街景樓層有三層,實則並非如此,而是為畫面豐富度所調整,從此可看出在傳承東洋畫外,台灣畫家也發展出自我特色。
戰後統治權更替,常裝裱於木框上作畫的膠彩畫和直式掛軸的傳統水墨畫並列於國畫部,媒材差異性在1950年代引發正統國畫之爭,1963年省展進而將國畫部拆分為一部與二部。但1972年逢中日斷交與隔年國畫二部無預警取消等事件,加上仇日情結,都讓膠彩畫面臨傳承上的艱難。
為爭取官方展覽會的發表空間與大眾的理解,藝術家林之助在1977年提出「膠彩畫」命名,為媒材重新找尋定位。陳苑禎表示,這為膠彩畫被刻意排擠的處境提出解方,而林之助後也開授膠彩畫課程,成為重要推手,展覽尾聲特別安排林之助字畫「明天有明天的風吹」,希望以過去發展讓人持續面對未來。
「喧囂的孤獨:台灣膠彩百年尋道」明天起於北美館展出至2025年2月2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