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23字
文/玩股特派員
可成 2020 賣廠告別蘋概股光環,但市場還說不清轉型方向看哪裡?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不知不覺,可成先成了現金流穩健的高殖利率概念股?
金屬機殼廠可成曾是蘋果 iPhone、iPad等產品的供應商,歷史股價最高至 400 元,離全年千億營收僅差一步。但正如同所有代工廠的宿命,上有客戶砍單要求「共體時艱」,下有中國同業殺價競爭的紅海。2020 年,可成做出戲劇化決定,將兩間中國泰州廠出售給藍思科技,正式退出蘋果供應鏈,交易金額約 14.27 億美元。由於泰州廠占可成營收約四成,且售廠後將退出 iPhone 供應鏈,一度震撼業界。可成則視此為轉型契機,有助產品組合優化,長期目標朝毛利率 30% 前進。
但轉型對企業來說,從來都不容易。可成轉型方向包括醫材、半導體與航太等領域,董事長洪水樹評估這場巨大的轉型,應以 10 年為單位來看待。根據可成於今(2025)年法說會更新進度,在 2024 年 11 月決定於泰國購地建廠,初期投資為5千萬美金,預計於 2026 年底、2027 年初投入營運。但在新事業的營收貢獻還不明顯,在能填補手機業務空缺之前,可成屢屢被股東質疑轉型速度緩慢。2024 全年營收約 180 億,幾乎不到 2019 年巔峰時期的兩成,股價比起 2015 年的 402 歷史高點,也幾乎腰斬。
與營收下滑的同時,根據資產負債表,可成 2020 年流動資產巔峰時期超過 2000 億現金在手,近年隨著企業併購與庫藏股等資金運用,2024 年也仍有 1200 億現金。
這些閒置的資金,就放在美國公債部位。2023 年,可成本業營業利益縮水至 16 億谷底,但業外的利息收入則是大幅成長,在近兩年分別有 104 億與 106.3 億進帳。
可成的每股淨值也逐年上升,隨著股價滑落,股淨比則長期低於 1,大約在 0.8 左右。
先轉型成高殖利率股好了?
本業收入下滑,現金流仍保持充裕穩定,因此可成仍是個對股東大方的可成:不只現金殖利率超過七成,也維持高殖利率股水準。
近一年以來,可成多數時間維持 400 張以上大戶佔比約 8 成的集中度,但對比籌碼變化,則能發現外資與投信已兩度你丟我撿,根據時間推測,就在投信換股期發生。別忘了,可成也是市值超過千億的大型企業,再加上高股息性質,雖然市場還説不清可成轉型方向,但籌碼則做出了選擇,也就是由高股息 ETF 買盤進駐:包括 0056、00878、00919、00929、00940 等成分股都持有可成。
結語:現金部隊的下一步
可成今年 Q1 的季報資料更新進度至 3 月 31 日,也就是現階段財報尚未反映匯損與債券評價損失,一旦利率、市場價格劇烈變動,將對獲利數字產生影響。這點不你知我知,對於股東與董事更是切身相關。根據今年股東會更新,可成趁美元在去年底、今年初的匯率高點時,也減碼了15億美元的部位,折合台幣約500億的部位,內部也有討論是否再適度減碼美債,但是目前內部仍解讀為短線波動,雖然不會再加碼美債部位,但要轉出也得看時機。現在(殖利率)在高檔,若認賠殺出也不合理。
儘管目前可成的轉型尚未完全明朗,商業模式仍在摸索與重塑,但對於穩健型或願意長期佈局的投資人來說,仍有幾個切入點可供參考:
.以殖利率為保護傘:連年穩定的現金股利與高殖利率水準,讓可成具備一定的防禦性。當市場波動時,高配息可以作為防禦性的佈局。
.透過 ETF 分散風險:可成已被多檔高股息 ETF 納入成分股,可透過 ETF 建立分散佈局,同時參與其潛在上行空間。
.觀察股價淨值比(P/B)變化:股淨比可作為評估可成是否低估的參考指標,當 P/B 明顯低於歷史平均,可能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
.評估投資週期拉長的心理準備:若短期內本業仍未明朗,可思考是否將其納入長期部位,放寬投資週期至數年,以換取企業轉型成功後的潛在報酬。
以現階段來看,可成不再是短線成長股的代表,而是更適合長線佈局、重視穩定與現金流的投資人考量的對象。唯有了解風險與期待報酬的時間成本,才能真正走得長、走得穩。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內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