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緯創除息首日走弱不是巧合?帶你看懂緯創、廣達、鴻海除權息行情規律:投資人今年怎麼做?

AI示意圖。(路透)
AI示意圖。(路透)

本文共1342字

經濟日報 玩股網

編按:原文刊載於6月3日,相關情境和股價以當時為主,本文旨在投資觀念分享。

文/玩股華安

緯創今除權息首日開高走低,代工股除權息行情的慣性模式。緯創、廣達、鴻海近年除息前後走勢,帶你掌握股息操作的最佳時機與市場規律。

今日(6月3日)緯創(3231)除權息,開盤小幅上漲後便開始走低,盤中賣壓浮現,走勢與過去幾年相當類似,呈現出一種熟悉的節奏。這並非偶然,而是許多大型NB代工股在除權息期間的常見現象。從緯創、廣達、到鴻海,這些穩定配息的公司,在除息前後的股價波動,往往呈現出某種可以觀察的規律。若能掌握這個規律,無論是想領股息,還是進行短線波段操作,對投資決策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十年統計揭示:除息前一個月多有行情

我們針對緯創、廣達、鴻海三檔權值股,回溯近十年的除權息期間股價表現,從除權息前一個月,到除權息前一日日的上漲機率、以及除權息後一周的股價表現,逐一檢視是否出現漲勢,藉此統計出他們各自的慣性。

結果發現,這三家公司在「除權息前一個月至除權息日前一日」這段期間,普遍具備較高的上漲機率。廣達上漲機率高達90%,緯創上漲機率 80%,而鴻海上漲機率也有 70%。這顯示市場在除息前通常會有一波期待配息的資金進場,形成一段「配息行情」的短期波段,其中造成下跌的是2015、2022年,這兩個空頭年。

但情況一到除息日就出現變化。根據統計,三檔股票在除權息後一周的上漲機率明顯下滑,鴻海為50%,緯創與廣達均為 30%,但是鴻海多數呈現的是非常緩步填息。而通常在除權息當日,表現多數為微幅開高後走低,也就是說多數押寶除權息行情的投資人,這段時間都會慢慢賣出持股,短線資金傾向出場獲利了結,使當日與短期內走勢轉為偏弱。再觀察除息後一週與一個月的走勢,整體表現也顯得偏向保守,僅有緯創上漲機率提升至50%,其餘均未改變。

這一慣性並非今年才有,而是長期以來累積的市場反應模式。即使在2023年AI元年期間,緯創與廣達曾因AI伺服器題材大漲而快速填息,那一年雖打破了除息後易盤整的慣性,但與其說是股性改變,不如說是整體AI產業鏈強勢推升的結果。同樣的,2024年AI熱潮雖未退卻,但市場節奏已較去年和緩,除權息後的填息速度明顯不如前一年迅猛。

空頭年另有節奏,反向行情值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歷年未出現「除權息前一個月上漲行情」的年份,幾乎都落在空頭年。像是2015年與2022年,不只是個股本身無力上漲,而是整體市場處於資金緊縮、風險偏好低落的格局,使得原本慣性的押寶行情自然無法啟動。不過,這類年份也常出現一個相反現象:股價在除權息後反而止跌反彈,甚至成為波段起漲點。這顯示在空頭年裡,市場的預期與資金流向邏輯有所不同,這種慣性值得投資人記起來。因此,除權息前一個月是否出現行情,除了與個股體質與配息水準有關,更與當年度的整體市場氣氛息息相關。

過去的統計不只證明了配息本身的價值,也揭露了更值得注意的「投資週期」。對於這類大型NB代工股來說,除權息前的行情比除息後更具操作優勢,這是籌碼與預期心理的自然反應。若忽略這段慣性,只專注在領股息本身,反而可能錯過真正的獲利機會。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內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 2008 年金融海嘯後,提供投資人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社團實戰教學為主。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持續為廣大投資人更優質的資訊服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 萬,自製 Podcast 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 600 萬次,Youtube 節目《財富狂犇》、《狂人Talk》累積觀看次數突破千萬。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在人生重要時刻,葬禮上誰會坐前排?」知名企業家悟人生的五種財富:金錢不是終極目標
下一篇
花錢能讓人動腦!日本65歲醫生奉勸中高齡:別再節儉度日,浪費才能遠離老化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