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拚命省錢只為存退休金!她79歲才遺憾:存款很多卻沒健康身體享受生活

擔心錢不夠用而不敢花錢?請謹記,金錢是用來實現美好生活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擔心錢不夠用而不敢花錢?請謹記,金錢是用來實現美好生活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本文共1461字

經濟日報 商業周刊

撰文者:倪旻勤 整理

摘要

1.79歲的艾格尼絲因過度節儉錯失了許多人際互動和旅行的機會,如今擁有豐厚財富,但已無健康的身體可享受生活。

2.避免過度節儉而留下遺憾,可透過精確計算退休金、設定支出類別、優先做無法延後的事等方式,改變對金錢及生活的態度。

退休後,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問題的答案往往與「錢」有關,許多人希望有足夠多的存款,不必擔憂生活所需。但你想過,過度追求金錢安全感很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遺憾嗎?現年79歲的艾格尼絲(Agnes P.)就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一生節儉卻換來遺憾

艾格尼絲從小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長大,養成極度節省的習慣。還沒退休以前,她會自己帶便當、開舊車、很少請假,將每一分多餘的錢存入退休帳戶。當朋友邀請她參加聚會、看表演或外出旅行時,她總是婉拒。

現在已經退休的艾格尼絲,雖然在時間複利下擁有了一大筆財富,但她的美好回憶卻沒隨著歲月增加。

她坦言自己過去總是對朋友說不,因而失去與許多人的聯繫。「我以為我做的是對的事,」艾格尼絲說,「但我為了不被保證的未來,犧牲太多生活。」

更遺憾的是,現在她的健康狀況已經不允許做太多活動。「我真希望在剛退休時就展開重要的旅行,那時候還精力充沛,現在即使是短程旅行也讓我很疲憊。」艾格尼絲說。

退休金夠用,仍然不敢花

你也害怕花錢嗎?將目光拉回台灣,台灣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曾指出,這一代老年人多半是淨儲蓄者,較不願消費。戰後嬰兒潮世代在刻苦環境中長大,養成了節儉習慣,即使退休後擁有足夠資金,長者仍因擔憂「錢不夠用」而緊緊抓住財富不放。

安聯人壽2023年的退休研究指出,比起死亡,多數退休人士更害怕錢用完。結果是,即使擁有充足的退休金,仍無法享受應有的生活品質,往往到了健康狀況變差、行動不便時才意識到問題,但就和艾格尼絲體會到的一樣,想花錢享受生活時已經太遲了。

4策略避免過度節儉

如何避免艾格尼絲的遺憾,同時又確保財務健全?以下是幾個實用建議:

1.重新定義足夠

許多人沒有明確計算退休所需的金額,只是盲目追求「越多越好」。建議退休者更精確的了解自己每月所需支出,並以預期壽命規劃,避免過度儲蓄和不必要的犧牲。

2.區分支出用途

建議將支出分為「必要支出」和「彈性支出」。以必要支出來確保基本的生活保障,並適度放寬休閒娛樂的預算,尤其是在身體狀況允許的剛退休階段。

3.優先做無法延後的體驗

某些體驗或活動,等到健康狀況不佳時可能就很難實現,所以不要把所有想做的事都「留到以後」。艾格尼絲警告道:「趁你年輕時就實現一些,你才有辦法更享受它們。」

4.克服心理障礙

長期習慣節儉了,真的很難改變花費習慣。建議退休人士可以將一小部分的預算用於享受生活,並且設定為「必要支出」,而非非必要的娛樂開支。

退休規劃也要顧及生活品質

退休規劃不應只關注於數字,而要思考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生活品質。艾格尼絲的經驗提醒我們,過度節儉可能導致我們錯失珍貴的人生體驗,而且很難彌補。

無論是正在準備退休的人,或是已退休者都需要記住:金錢是用來實現美好生活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資料來源:GoBankingRates、中央社、Allianz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不會被AI取代、有做就有錢、時薪破千!Z世代正改投藍領,哪些工作最夯?

學生習慣用ChatGPT寫作業的後遺症是什麼?

為什麼比爾蓋茲、貝佐斯都愛「洗碗」?一個小習慣藏著致富關鍵

Z世代的包,為什麼掛滿娃娃?

中國下令電池「不准爆炸」!電動車戰國時代要終結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創立於1987年,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總是在關鍵時刻,提供讀者「先進觀念‧輕鬆掌握」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第一期乳癌治療50萬起跳!你的癌症險賠好賠滿嗎?避免理賠爭議,最好選「一次金理賠」
下一篇
金融股指數今年漲2%!彰銀、玉山金海外獲利爆發,但資產品質隱憂升溫?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