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薪水只是暫時路過銀行帳戶」,你應對通貨膨脹的方式,將改變5年後的生活狀態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127字

經濟日報 聯經出版

編按:作者身為投資分析師,在其職業生涯中,經歷了股市多次的上升和下跌,目睹無數富者的誕生,見證許多傾家盪產卻一夜賠光的案例。她堅信,從小就要教孩子了解金錢,學習如何使用、如何儲蓄、如何投資。

此外,母親的早逝讓朴昭娟很早就必須學習獨立,在人生的重要時刻裡,她時常感受到母親缺席帶來的痛苦。然而,死亡總是無預警地到來,促使她動筆寫下本書。她對女兒說:「如果不想在40歲後悔,就儘早開始學習理財吧!最終,唯有財富才能堅實地守護妳的人生。」

作者: 朴昭娟

當錢越來越薄,必須投資才能增加資產

自2022年開始的通貨膨脹問題在於幅度過大。除了1998年外匯危機時的7.5%和2008年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時的4.7%之外,南韓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於2015年為 0.7%,2016 年為 1.0%,2017年為1.9%,2018年為1.5%,2019 年為0.4%,2022年為0.5%,2021年為2.5%,上漲幅度都非常低。不過,2022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突然飆升至 5.1%,隔年也預計會超過 5%。

這麼一來,就算今年年薪上漲5.1%,明年上漲5%,實際所得依然會連續停滯兩年。假如公司營收下降,導致年薪只上漲 2至3%或凍結,那麼實際所得就會更低。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物價上漲,導致支出增加,能用來儲蓄的錢則會減少。隨著時間流逝,能存下來的錢會越來越少。

儘管全世界都在為了穩定物價而努力,卻還是無法阻止因貨幣供給量增加引發貨幣價值下降的情況。貨幣供給量越多,金錢的價值就會越來越低,僅靠儲蓄無法致富。因此,必須透過投資來對抗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且防患未然。無論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只要是能對抗通貨膨脹、價值會上升的資產,都值得將妳的錢綁定其中。

人們常說「薪水只是暫時路過銀行帳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保存這些暫時經過的金錢,會決定每個人的未來。因此,絕不能讓通貨膨脹吃光妳的薪水,無論如何都要透過投資來守護和增加財富。根據妳應對通貨膨脹的方式,將大大地改變妳5年後的生活狀態。

不把錢全數放股市,是投資的基本原則

此外,一般來說會建議股票投資比例(不包括基金)不要超過總資產的 5%,這是因為股市每年的波動幅度約為20%到30%。波動幅度大的資產,投資比例不宜過大,這是投資的基本原則。

乍看之下,妳可能會認為,這樣股票投資比例不會太低嗎?然而,衡量自己能承受損失的範圍是必要之舉。在金融市場中,這被稱為「波動度」。定期存款、債券、股票雖然都是金融資產,但可能蒙受損失的最大範圍各不相同。定期存款不會有損失,債券雖有可能損失但幅度較小,而投資股票損失的可能性很高、損失幅度也較龐大。因此,必須要考量這個層面來調整投資比例。

如果資產分配得當,即使市場表現不佳,也能將損失降到最低並穩定地獲利。許多論文都已經證明,決定資產營運成果的關鍵,有90%來自於資產分配,股票選擇(5%)和買賣時機(2%)的影響則非常有限。

因此,無論妳有多少閒錢,把錢全數投資在股票上是非常危險的舉動。能夠在夜晚把腳伸直、安心入睡的投資,才是最棒的投資。因此,建議股票比例不要超過總資產的5%。假設股票比例占總資產的 5%,而股票的波動度是 20%,那麼便可以將妳的總資產波動幅度控制在1%到 2%之間。這驗證了「支出也需要原則」這句話。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的《投資分析師媽媽的財富思維課:有錢才能有底氣活著!幫助打好金錢觀,活用每一筆錢》

作者:朴昭娟

擁有22年資歷的投資分析師,在投資圈中享有盛譽,被評價為「具有宏觀視野,能做出冷靜睿智的判斷」。畢業於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系,並修讀完經濟學院的研究所課程。2002年至大信證券就職後,也曾轉職到韓國投資證券所,現任信榮證券研究中心的投資策略負責人。

曾獲頒每日經濟新聞證券大賞(2021)、首爾經濟年度分析師(2016)等獎項,並連續十次以上被《每日經濟新聞》、《朝鮮日報&FN Guide》、《韓國經濟新聞》等評選為優良分析師。因成就獲得認可,進而在女性高層稀有的證券業中晉升為理事。經常受邀在MBC、KBS、SBS電視台以及3PRO TV擔任節目嘉賓,就股市動向和前景進行分析探討,也擔任韓國郵政的諮詢委員。

即便成就輝煌,母親卻早早在其21歲時就因惡性淋巴瘤離世,因此朴昭娟很早就開始思考生與死,領悟「生命無常」的真理。由於母親缺席了朴昭娟生命中的每個重要時刻,使得她開始擔心,若自己也提早離世,女兒就得經歷同樣的痛苦。但她很清楚,死亡總是突如其來,因此下定決心不再拖延,開始提筆寫下想告訴女兒的故事。

朴昭娟把擔任投資分析師時所學到的投資觀念、理財知識及工作觀察等,所有想告訴女兒的話都寫進書裡。她希望當女兒成年邁入社會生活後,在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金錢、如何賺錢,甚至是如何運用金錢而感到困惑時,這本書能為她帶來幫助。

她並非期待寶貝女兒能一舉躍入投資圈,成為富人。她只強調:「對於年過40的人來說,最後悔的事情通常是『沒有積累財富』。」她強調,「不管結婚與否,都應該要經濟獨立,勤奮地累積財富」。如果不想在40歲時感到後悔,活得很寒酸,就應該建立賺錢和花錢的基本原則,並且遵守這些原則來度日。這麼一來,便不會因沒錢而苦惱,能充滿底氣活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為聯合報系旗下第一家出版社,秉持著傳承知識,促進文化發展的理念,以各類型優質內容為出版方向。定位為綜合性出版社,創立以來已累積出版圖書雜誌萬餘種,涵蓋範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中外文學、藝術、語言學習、商業趨勢、生活保健、心理勵志、旅遊、飲食、兒童讀物等。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套牢三年想抄底卻沒錢!他從股災學到五教訓「35歲財務自由」:寧可被套高股息也不要市值型
下一篇
反彈題材上線 選股避開關稅戰 穩中求勝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