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他解掉200萬定存買股,不敢追台積電全買200元的鴻海:好公司為何未如預期大漲?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475字

經濟日報 專欄作家

文/艾蜜莉

今天(2月11日)鴻海上漲快3%,但收盤前反而收到一則私訊問說:「鴻海真的是好公司嗎?」我想說,股價今天不是上漲嗎?而且還回到封關前的股價了…這位大大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他買進鴻海以後,至今還在虧損,我好奇地問他,當初怎麼決定買進鴻海的呢?

他說,其實他之前的錢都放在銀行定存,雖然安全,但利息不多,因為自己只知道台積電、鴻海這2檔股票,但台積電價格太高就先放棄,剛好那陣子鴻海又突破200元大關,就轉而選擇鴻海,甚至市場都在喊目標250、300元地大肆慶祝,以為這是開始大漲的訊號,而且覺得這麼穩的公司一定不會錯,就解掉200萬的定存,把錢丟進去了。

事實上,這種狀況雖然不陌生,但看到他直接解掉200萬的定存拿來投入,真的會令人捏一把冷汗耶!帶著滿滿的信心和資金進場,看到股價漲漲跌跌的波動,心裡一慌,節奏一下就亂了,或者可以說,一開始就沒有決定好買進的策略,自然容易漲一點也加碼、跌一點也加滿,變成雜亂無章的資金規劃。

但回到他所說的問題,鴻海不是一家好公司嗎?為什麼沒有如預期大漲?很多人會以為:「買好公司 = 股票一定賺錢」,但事實上:

🚫買貴了,再好的公司也沒用

🚫沒計畫,亂加碼,只會讓自己更亂

🚫投資前沒有策略,進場後變成情緒交易

也因此就算買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時機不對、價格太高、資金規劃錯誤,一樣會被市場修理。

鴻海的基本面沒問題,而且業務比過去更強大,簡單整理一下:

一、1月營收5,387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次高,年成長3.16%;而去年的全年營收是6.859兆元,甚至是歷史新高,年成長11.37%。

二、雖然鴻海靠著AI在慢慢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及營運比重,但現階段依然是蘋果主要的組裝代工廠之一,業務佔鴻海營收約4~5成,未來蘋果提升如果提升AI採用率,也有可能帶來新的換機潮。

三、AI伺服器布局穩健,是NVIDIA的核心供應鏈之一,去年AI伺服器業務已佔總伺服器收入40%,今年預計會突破50%。

四、電動車產業擴展中,透過MIH電動車平台與國際車廠合作,提升產業影響力。

五、全球市場佈局強化,近期在美國德州擴充AI伺服器產線,進一步鞏固北美市場。

鴻海的問題不是沒價值,而是市場的樂觀預期,已提前反映在股價上,導致股價已經脫離相對合理的價格,當所有人都喊250、300元,股價的震盪自然就會變大!那買貴了,現在該怎麼辦?

大大現在的困境,不只是帳面虧損,最可怕的就是那股心理壓力,他用來買股票的錢,原本是保守的定存,現在卻被股票套牢,每天心情跟著上上下下,自己又無法控制股價,只能無奈地盯著股價漲跌,煩惱要怎麼辦。

但其實被套牢也不代表沒救了,如果這筆錢短期內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那麼:

✅耐心持有,不要情緒加碼,慢慢找機會拉低成本;

✅設定合理的價格區間,分批進場,而不是股價每跌1塊就急著補;

✅耐心等待基本面成長帶動股價回升,避免短線操作被市場情緒影響。

相反的,如果這筆錢已經讓自己壓力過大,那就:

✅適當減碼,確保自己不會因資金壓力影響生活品質;

✅學會控制持股,不要把保守資金全部 All in 股市;

✅未來投資前,一定要有規劃,避免重蹈覆轍。

比起後悔,寶貴的是汲取經驗,買好公司,不代表一定會賺錢,真正決定勝率的,是好公司+好價格兩者相輔相成。

題外話,好像很多大大在去年都因鴻海突破200元進場買,可能是郭董200元的這句話,就像一個市場傳奇,讓人會忍不住覺得這是個象徵性的門檻,一旦突破,就是飛黃騰達的開始。

本文由艾蜜莉授權刊載,原文請點此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靠著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最初的 50萬元本金慢慢滾成 500多萬元資產,實現了人生第一階段的自由之路。此時也開始在網路上幫助不管是工作、理財、投資、股票等有需要協助的散戶朋友們,輪到我像前輩們一樣,奉獻自己所學,引領其他人一同走這自由之路 ^^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從小對理財有興趣,25歲存到330萬,她用「花店比喻」看五大投資種類:買股跟買花一樣
下一篇
別看利多新聞做股票!從ABF載板族群看炒股「利多大戲」:二個現象真的很詭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