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取經150位富豪發現:有錢人常開的7款車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881字

經濟日報 商業周刊

摘要:作者出生在一般家庭,出社會後,毫無計畫亂花錢的頻率增加。孩子出生時,銀行存款只剩82日圓,他在轉職後業績長紅,最後資產超過3億日圓。30歲時的他,公司營運出問題,因此從平面設計師轉換跑道成為房仲,有機會認識許多身家超過十億日圓的「有錢人」。

一開始他對富人的所作所為有所誤解,在向150位以上的富人取經後,傾聽、摸索、模仿他們的金錢智慧,成功躋身富人行列。為何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他表示,富人的「用錢方式」這裡不一樣!注重高價商品的維護費用或轉售價值,而非虛榮或眼前價格。

作者: 立川健悟

多數富人其實都開很普通的車

如果問你「富人平常會開的車」,你會想到哪種?法拉利?藍寶堅尼?保時捷?的確有些富人喜歡開這些高級跑車,但那只限於愛車人士。我遇到的富人最常開的,其實是極為普通的油電轎車。具體來說就是豐田的Lexus、Crown或Prius等,或是賓士的C系列或BMW的3系列等。多少會有一種高級車的感覺,但也覺得「出乎意料的普通」對吧?

子女年幼家裡比較多人時,有些富人會開豐田的Alphard等多功能休旅車,等孩子獨立後他們就會改開轎車。但幾乎沒有富人會開輕型車,不過他們還是喜歡好轉彎的小車,有人會選擇BMW的Mini(cooper)。

順道一提,如果富人是企業老闆,似乎大多會選擇賓士轎車。因為容易以公司的支出進行處理。最近雖然也會看到開特斯拉電動車的富人,但電動車其實不太受富人的歡迎。

選車看維護費用和轉售價值

富人會選擇前述的車款,我認為與汽車的維護費用和轉售價值大有關係。昂貴感爆棚的高級跑車,維護費用相較於普通汽車也是怪物級別。

有位實際持有高級跑車的富人也曾對我說:「我是因為喜歡才開的,稅金(汽車稅)就別提了,連車險和車檢也比普通車貴上許多,跑車真的是高成本的代步工具。」

另外,看起來像富人會開的保時捷Cayenne或賓士G系列這類高級SUV,有些停車場可能會因為車高或輪胎寬度超標而無法使用等, 有時候開起來不太方便。

很多富人會在意高額的維護費用或方便性不佳的問題,所以不會選這樣的高級車。

此外,富人也不會刻意挑選好萊塢的超級富豪等搶著開的純電動車,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是方便性還有待進步,其二是換車時的轉售價值太低。

關於純電動車的轉售價值,一般認為可能是部分車種的問題,但低於油電混合車或汽油車還是不爭的事實吧。因此,希望花錢能物超所值的富人,現狀來說不會挑選純電動車。

話雖如此,路過南青山的特斯拉展示中心,偶爾會看到正在考慮買車的藝人或公司老闆。純電動車在日本國內的熱度也急速上升,所以富人不選純電動車的潮流今後或許會改變吧。

不管如何,能期待維護費用和轉售價值都有高性價比的,不會是高級車或純電動車這類「頂級車款」,而是獲二手市場好評且需求也高的車款。這樣一來,在日本很自然會挑選油電轎車了。

而白色或黑色車款容易增加轉售價值,這也是多數富人實際會挑選的顏色,從這裡也能看出他們很重視轉售這件事。

從這裡可以得到一個心得:要購買汽車這類昂貴的物品時,不要只看商品現在的價格,目光應該放遠,深入思考每天的營運成本或幾年後的轉售價值。

附帶一提,富人在購買前一定會思考轉售價值的物品還包含「高級手錶」、「名牌包」或「珠寶」。

富人的合理思維

購買高價物品時,不要只看眼前的付款金額,應該要考慮到維護費用或轉售價值。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出版的《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學有錢人這樣想錢、生錢、存錢、花錢,他從月光族變身資產3億富翁!》

作者:立川健悟KENGO TATSUGAWA

知名理財規畫師

1980年廣島縣出生。出生在「盡可能節約不花錢」的勤儉家庭中,度過少有機會獲得人生經驗的幼兒期。

出社會後,毫無計畫亂花錢的頻率增加,孩子出生時存款只剩82日圓,常對金錢抱持不安感。

30歲時,轉換跑道任職於不動產科技類的新創企業工作。從事業務工作,因此在工作上認識許多富人,從他們身上學到讓人生更富足的聰明用錢法。將所學應用在自己的人生中,大幅提升了經驗、知識、技能、人脈和工作產能。後來奪下業界新簽約數日本第一的寶座,成績受到公司認可而升任執行董事。

後續公司上市,因身為主要股東而獲得超過3億日圓的金融資產,成功晉升富人行列。

為了讓更多人具備金融知識,聰明使用累積的資產,同時也希望藉由自身經驗讓更多人過上好生活,因此轉行從事理財規畫師。他的理財提案能夠減少人生風險,擬訂資產、累積前景,讓眼下生活更有餘裕,因此深受好評。

特殊才藝是設計。包含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從事平面設計師8年期間在內,總共製作了3000個以上的作品,作品種類涵蓋上市公司的LOGO或桌上遊戲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商業周刊》出版部成立於2010年,秉持一貫的產品精神,出版書籍及特刊等閱讀載體,為國內外讀者提供更多元的知識平台。更多好書歡迎參考: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book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紡織世家第三代家道中落,朋友聚餐只敢點一碗湯嘆「人生不是一路向上」,六年後逮到機會東山再起
下一篇
年輕人投資不再從保險、股票開始 高股息ETF真能實現「躺平」願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