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21字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自9/28起舉辦「破解質變新時代-以風險管理鞏固企業韌性」北區線上系列趨勢講座,面對全球性的挑戰,無論是在去碳策略、供應鏈管理、營運異常管理、資訊安全、人權或創新保護方面,企業都需要重新建構並以不同的高度及視野制定風險管理策略。當面臨內部轉型變革以及外部環境變動壓力時,將仰賴企業由內而外布局的強大風險管理體系,以保持競爭優勢並確保永續經營。
勤業眾信北區區長林政治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陸孝立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陳慧智
勤業眾信建議,公司應建立由上而下風險管理文化,組織內風管機制應有適當的透明度與能見度,俾使治理層,如董事會、審計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或其他功能性委員會履行其監督責任。風險管理並非單一部門責任,而是全體各營運單位共同職責,企業應建立共通的風險管理基礎架構,組織內部使用共通風險語言,透過Top-down與bottom-up方式辨識風險,採用一致的風險分析與評量標準,考量風險胃納進行風險排序,以做出適當的風險回應策略。同時,針對高風險項目應設計關鍵風險指標(KRI)以持續監督風險變化。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專案協理蘇盈誠表示,疫情導致的強迫轉型、成熟的資訊科技,現今企業已經能夠透過相較過往更低廉的成本,來享受數據帶來的巨大好處。不論是算力提升的數據分析,即時偵測營運的異常態樣、透過視覺化工具快速地找出根因對症下藥、或是搭配AI機器學習來找出真正影響營運與風險的關鍵因子,甚至藉此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都已是企業管理轉型與強化韌性的現在進行式。
勤業眾信建議,企業宜結合韌性強化作為目標,規劃可擴充的數據基礎建設與彈性分析方法,數位轉型的同時,持續運用企業已有的數據,從中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與異常,精進並提升企業韌性,形成數據支持的韌性提升正向循環,在變動劇烈的環境中,將能夠更快因應挑戰、除弊興利,再創事業高峰。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葉雲中表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年最新發布之《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廣泛的網路犯罪和網路安全失效」是未來十年風險排名前10名的新成員;資安亦已成為ESG關注的議題,原因包含:企業無形價值將受到資安威脅、保險不能無限期降低風險等,加上國內外永續關鍵評比已將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納為關鍵項目,由此可知資安與數位轉型、ESG永續雙軸轉型之關聯性已屬於全球產業共通趨勢。
勤業眾信建議企業應強化資安韌性因應策略,提早準備相關資安事件應變前中後措施,包含掌握數位資產與分析威脅等目標,並針對威脅情資分析設計情境,定期實施資安演練作業。步驟分別為盤點保護標的、掌握企業風險輪廓、建立以及評估營運持續管理與資安韌性之能力,進而達到數位與永續雙軸共榮之遠景。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專案協理莊于葶表示,歐盟持續積極的制定人權法規與揭露標準等作為,使位居全球產業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企業具體感受到永續社會面的管理壓力,「人權盡職調查怎麼做?」近兩年來不斷的出現在與企業客戶探討永續計畫的話題中。根據勤業眾信的輔導經驗,企業自發執行人權盡職調查經常遭遇兩個盲點,一則難以明確定義有效的人權議題與風險,二則是內部推動不容易獲得客觀的調查結果,僅為符合揭露需求而為,人權風險無法透過此程序而消弭或預警,著實是一大隱憂。
勤業眾信彙整國際人權法規與框架,系統性且具備科學化驗證基礎的人權盡職調查架構,依照企業客戶的產業特性與市場需求調整,由第三方公正視角全面檢視企業營運的人權風險,不僅提供有效的人權管理建議與持續的改善作為,更能進一步深化與內化人權管理文化,落實企業以人為本的永續營運目標,打造強韌而堅實的企業體質。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鄭淑芬
勤業眾信智財風險諮詢團隊建議企業可從「文化、科技、法規」三方面著手,了解自身從事創新過程的優劣與所需資源,建立智財創新管理系統,得以同時掌握機會並控管風險,透過智財管理工具的適度導入,完善機敏資料乃至營業秘密的保護措施,大力提升企業從事創新的營運韌性與誠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