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學生習慣用ChatGPT寫作業的後遺症是什麼?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本文共1713字

經濟日報 商業周刊

撰文者:王貞懿 編譯

摘要

調查顯示,美國有1/4青少前會在寫作業過程中使用ChatGPT,這會對學習造成什麼後遺症?

「0分?」休士頓大學學生伯瑞爾(Leigh Burrell)看著自己的作業成績感到不可思議,這項用了整整兩天精心撰寫的作業,只因被教授懷疑使用AI而被打了0分。她不得不提交15頁的PDF截圖和93分鐘的螢幕錄影來自證清白。

波士頓東北大學的普爾弗斯也有同樣的擔心。他曾經對自己的寫作能力非常自豪,但現在,他在交出所有作業前,都會使用AI檢測工具先檢查,以確保自己不會被誤判。「這有點煩,但就是2025年的日常。」他說。

老師成「寫作警察」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進行的一項調查,有26%的美國青少年表示,他們會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使用ChatGPT,此比例是前一年的2倍。

然而,AI檢測工具的準確率讓守規矩的學生陷入恐慌。美國馬里蘭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上述工具平均有6.8%的誤判率。寫作輔助工具Grammarly的教育主管麥克斯韋爾(Jenny Maxwell)說:「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寫作警察狀態』。學生們不僅要寫完作業,還要證明作業真的是自己做的。」Undetectable AI的聯合創始人萊奧斯(Devan Leos)更指出了這種現象的荒謬之處,有時候,學生只因學習了「更正式」的寫作方式就被懷疑靠AI寫。

對此,部分學校已開始停用AI檢測工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學中心執行主任柯恩(Jenae Cohn)解釋:「雖然我們理解AI檢測可能會讓部分的老師感到安心,但我們注意到過度依賴科技可能會傷害師生關係。」

過度使用AI的學習後遺症

許多老師、專家希望學生與AI保持距離的擔憂也是其來有自。因為過度依賴AI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學習後遺症。

首先,是學術誠信的問題,AI生成的內容模糊了作者身份的界限。

第二,AI聊天機器人會出現幻覺,對資訊的正確性與品質也不穩定,而這些不正確或誤導性的答案,可能會對學習成果產生負面影響。

第三,過度依賴AI可能會阻礙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他們習慣性地尋求即時答案,而非真正理解內容。換句話說,當我們過度依賴AI處理日常思考任務時,我們可能正在弱化自己最寶貴的「認知」肌肉,因為我們剝奪了自己練習判斷力和加強認知能力的寶貴機會。

但情況並非完全悲觀,因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AI詠唱師」,也需要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例如一個化學老師在生成實驗圖解說明時,他需要基於自己的知識,發覺圖片中缺少了什麼關鍵,通過修改提示詞,獲得更好的成品。

無腦使用AI的時刻,最傷思考力

研究發現,人們使用AI工具時,批判性思考的程度,往往取決於使用者對AI工具的信任程度和任務的重要性。當使用者認為任務次要或風險較低時,他們傾向於接受AI的輸出而不加質疑。例如,撰寫社交媒體貼文或會議記錄摘要時,他們本來較少運用批判性思考。

但如果這成為常態,將可能導致一個危險的循環:批判性思考能力因缺乏日常練習而衰退,當真正需要這些能力時(如高風險決策),使用者可能已經失去了這種思考習慣。

面對這些挑戰,教育工作者開始探索更有效的教學和評估方式。有教師採用「口頭詢問」策略,要求學生解釋論文中使用的特定詞彙或論點;有的大學申請顧問,則要求學生在共享的Google文檔中撰寫文章,以便透過版本歷史查證寫作過程。

隨著網路上AI生成內容的激增,人類寫作和AI寫作之間的界限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模糊——「機器模仿生活,而生活也將模仿機器」。也許,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應該是杜絕AI的使用,而是教導學生如何明智地與之共處:知道何時依賴它,何時質疑它,以及如何將它作為思考的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WSJ、Microsoft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不會被AI取代、有做就有錢、時薪破千!Z世代正改投藍領,哪些工作最夯?

學生習慣用ChatGPT寫作業的後遺症是什麼?

為什麼比爾蓋茲、貝佐斯都愛「洗碗」?一個小習慣藏著致富關鍵

Z世代的包,為什麼掛滿娃娃?

中國下令電池「不准爆炸」!電動車戰國時代要終結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創立於1987年,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總是在關鍵時刻,提供讀者「先進觀念‧輕鬆掌握」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延伸閱讀

上一篇
AI晶片下一個關鍵戰場:ASIC!輝達NVLink對決UALink,台廠押寶供應鏈卡位戰
下一篇
廣達布局智慧醫療、自駕車 跨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