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6字
鴻海(2317)昨(19)日宣布砸2.5億歐元(約新台幣85.83億元)投資歐洲,兩路並進。包括與Thales SA及Radiall SA三方在法國設立合資公司,投入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測試(OSAT);還有與Thales在衛星領域策略合作,投入衛星製造產業鏈。
鴻海表示,在法國半導體建廠及星鏈量產合作案,是由法國政府於第八屆「選擇法國」(Choose France)國際商業高峰會(International Business Summit)上對外公布。
首先,鴻海攜手法國三方合作的OSAT,未來以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技術為主,該工廠將是歐洲首座FOWLP先進封裝測試廠,有助鴻海扎根歐洲,可視為強化全球供應鏈韌性布局。銷售初期以歐洲市場為主要服務對象,客戶領域涵蓋汽車、太空科技、6G行動通訊、國防等產業。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鴻海在IC設計服務,除先鎖定汽車,也會鎖定衛星產業;而異質整合一直是公司研究發展方向。評估在歐洲設立封測廠,是將先進封裝技術放到當地發展。
衛星領域方面,鴻海延續去年鴻海科技日揭櫫的產業發展方向,結合Thales在太空技術方面的實力,以及鴻海在高科技電子領域的高品質量產技術,共同發展高質量、高附加價值的衛星量產能力,為未來客戶的大規模星鏈計畫,提供先進技術內容與多元解決方案。
這是鴻海繼2023年11月發射自製低軌衛星珍珠號後, 在太空產業的創新發展再度寫下關鍵里程碑。
事實上,鴻海攜手子公司及多家產業夥伴,已展現衛星通訊產業鏈的布局,包括富智康與日本夏普合作開發的低軌衛星使用者終端、鴻海子公司承煒科技(Rayprus)開發的地球觀測相機模組;鴻騰精密生產,專為太空環境設計的軍規耐候性連結線束與太空用連接器與線材。
鴻海集團B5G政策組處長趙元瀚曾表示,低軌衛星可能在未來十至15年成為5G或6G通信的重要環節,屆時從天上的低軌衛星,到地面上的5G/6G基地台和接收設備,數量很可能遠超乎一般人的認知。
他說,現在的低軌衛星是「手工打造」,鴻海希望以標準化、產業化的方式,提供代工生產服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