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川普出招 晶片業推演三情境 漲價與美企成本墊高恐難避免

半導體示意圖。美聯社
半導體示意圖。美聯社

本文共88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白宮尋求重新研議晶片補助法獎勵條件,並暗示部分原預計發放的半導體補助款延後發放,伴隨川普政府有意傳出對台晶片課稅,補貼與關稅議題交錯下,業界推演台積電(2330)、環球晶等台廠面臨三大情境,無論哪種情境發生,「漲價」與「美企成本墊高」恐都難避免,進而使得半導體通膨現象再起。

業界分析,白宮其實就是希望落實「美國製造」,從其最新對晶片補助法的態度來看,應是朝提高領補貼門檻甚至削減補貼為主要方向;而川普緊咬對台晶片課稅議題,這些變因發展下來的三套劇本分別是:情境一、提高補貼門檻甚至削減補貼並對台晶片業課稅;情境二、提高補貼門檻甚至削減補貼,但不對台晶片業課稅;情境三、砍補貼與對台晶片業課稅只是政治手段,最後什麼都沒發生,維持現狀。

上述三種情境中,情境一對台積電、環球晶等台廠最不利,不僅美國投資建廠成本會比預期更高,且非美國製造產品輸美又面臨關稅問題。這時,台廠就必須仔細盤點供應鏈與客戶動態,更精確分配客戶訂單美國與非美製造比率,但無論再怎麼精確,台廠美國產能一定比非美產能少,各地廠區產能利用率也可能出現變化。

情境二殺傷力居次,台廠最大的壓力來自美國成本製造成本提高,但相對非美產線可作為緩衝產能,盡力滿足銷美客戶需求。

第三種情境也不一定不會發生,畢竟川普過往也曾經有過口號政策,若情境三發生,是對台廠最好的情況。

業界人士指出,無論川普政府有哪些新動作,無疑對美國都是「七傷拳」,基本上看似美方從對台廠課稅或少給一些補貼等方面獲得利益,但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先全球,具有訂價優勢,美方關稅與削減補貼墊高台積電關稅,台積電自然會透過漲價方式轉嫁成本,最後受害的還是高通、博通、輝達等美企。

業界感嘆,做生意要將本求利,賠錢生意沒人做,美國廠的折舊攤提少了政府補助金來幫忙抵減,總成本墊高,能負擔在美國生產的產品項目就會減少,需求降低。若業者有分階段建置計畫,第一階段建廠因為頭洗一半,不得不投入,但後續階段計畫還要不要進行,可能就會仔細盤算。


延伸閱讀

台積電雜音多 二外資照挺

經長談半導體夥伴倡議:攜美日歐強化供應鏈韌性

傳台積電被迫合作英特爾 專家:未來10年無太大衝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東元2024年 EPS 2.73元 派息2.2元
下一篇
昔日股王碩禾虧不停 發生了什麼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