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0字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7)日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66%,連三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且是近11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表示,受春節效應影響,部分服務費用(如個人照顧服務費、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計程車資等)價格相對上揚,若排除春節效應,元月通膨率則降至2.03%,與去年底相當,說明國內物價仍屬平穩。主計總處並預期2月通膨率應會小於2%,今年第1季物價漲幅約在2%上下。
特別的是,國際油價受美國對俄羅斯制裁影響一度突破80美元,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都將衝擊國內物價。曹志弘分析,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趨跌,加上川普關稅大刀尚未揮向我國,1月以美元計價進口物價指數跌0.1%,連續27個月下跌,併計國產內銷品物價指數2.52%,仍小於3%,對國內物價上漲力道尚屬和緩,但須密切觀察後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1月重要民生物資CPI年減0.78%,連續六個月呈現負成長,主因雞蛋價格跌勢明顯,對國內物價具穩定作用,不過蔬果、外食等價格上漲,房租持續居高,導致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還是很深刻。
統計1月高齡家庭CPI年增率衝上3%,其中食物、雜項及居住類分別漲4%、3.65%及2.6%。主計總處指出,高齡家庭漲幅較全體家庭高0.34個百分點,主因漲幅較大的食物類、居住類及看護等個人照顧服務(屬於雜項類)支出占比較高所致。
曹志弘指出,今年農曆春節在1月,春節效應影響合計約0.63個百分點,除受春節因素影響的服務費用上漲,推升1月通膨率,蔬果、肉類、水產品、外食費、房租、個人隨身用品及醫療費用價格亦上漲,惟蛋類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菜水果,漲2.22%,再剔除能源後之總指數(即核心CPI),漲2.26%。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