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從手繪電繪到AI 多領域將生態關懷融入並實現創作自由

本文共1412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日前CBS News報導Sam Altman說十年內AI將進化到超越各領域專家,而在此之前,現在我們已經面臨人類文明與AI文明的零和競賽,不管是科技還是藝術,輸入提示詞就能輕鬆完成的工作,由人類親手花心力、時間與成本來完成,意義何在?

圖一,盧鴻智的工業設計作品-[徜徉的喜悅]。 盧博設計工坊/提供
圖一,盧鴻智的工業設計作品-[徜徉的喜悅]。 盧博設計工坊/提供

這個問題我們以多領域設計師盧鴻智博士的創作來示範解說。他表示,早在2010年之前,他就預料到這一天,所以之後他就跨多個領域不停的學習、研究與創作,而且他從不參與AI開發,他只善用AI,因為他知道,科技本身雖然沒有對錯,但人類始終會因為貪婪而將之用在錯誤的地方,身為開發者,卿本無罪、懷璧其罪,他寧願是那個將AI用在良善用途的AI導師。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穩固的根基,是件非常高風險的事,全部交給AI來做,將永遠失去這部分的邏輯思維,而這些邏輯思維卻是創作的珍貴養分。

從手繪、電繪到AI,每個環節都不能偏廢,才能保有自己的獨特性,AI生成是以全球網際網路數據庫來取樣並重組而成,所以生成的也大都是常規的作品,要讓AI生成非常規的作品,由於可供取樣參考的樣本數太少,所以是非常難的,因此如果是純粹商業用途,交給AI是沒問題,但如果是創作,就很難生成出獨特的作品。

跟直接AI生成相比,從手繪、電繪到AI,好處是能夠完整呈現自己的構想,保有原創性,而且不需複雜提示詞,只需[將輸入影像渲染成擬真照片],就能完成高度擬真並且是高完成度的創作,而不是由透過提示詞縮小範圍再由AI隨機生成。

因為他的創作都是跨領域融合,難以直接AI生成,而且這種方式,不僅保有自身獨特性,且基礎穩固,如果有一天沒有AI,他還能電繪,如果連繪圖軟體甚至電腦都沒了,他還能手繪,如果連紙筆都沒有,他還能燒木成炭當筆,牆壁或地面當紙,從微觀的晶片設計到巨觀的城市規劃,他都能憑一己之力完成,真正達到了創作自由。

圖二,盧鴻智的藝術作品-[自信的微笑]。 盧博設計工坊/提供
圖二,盧鴻智的藝術作品-[自信的微笑]。 盧博設計工坊/提供

第一部作品是工業設計創作-[徜徉的喜悅],如圖一,是將藍鯨的意象,以抽象派裝置藝術的方式,融入Sports Car,由左到右,分別是手繪線稿(線稿與素描不同,因為還需要上色,所以線條必須盡量簡單)、繪圖工具上色,跟AI拓展;鯨魚已瀕危,卻仍有獵捕,盧鴻智希望能藉由創作,將藍鯨徜徉的喜悅,表現在汽車上,讓大家隨時都能看到藍鯨的笑容,從而珍惜這寶貴的生命。

第二部作品是純藝術作品-[自信的微笑],如圖二,直到今天,不僅仍有物種壓迫,還存在階級與性別壓迫,希望能藉由創作,讓這世界上的每個生命,都能被良善的對待,這並不是純粹繪製人的肖像,而是憑空想像,主要呈現女子展露的自信微笑,所以藉由手繪電繪並AI生成,一系列三個作品,高度呈現創作意象。

第三部作品是建築設計作品-[曙光],如圖三,是將玻璃溫室與帷幕建築融合,二樓以上為確保有足夠光照而採六面柱體結構,且將牆體玻璃都改成散射玻璃,讓入射的陽光能均勻分布到室內的植栽,每個樓層正中間光照較弱的區域,都採圓形鏤空,以形成煙囪效應,加速對流,從而節省空調能耗;曙光垂直溫室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復育瀕危的動植物,希望能給這些珍稀的生命帶來一絲曙光,跟之前的2D繪圖不同,這部分是用3D建模,再由AI渲染,省去大量人工渲染的時間。

人類跟AI的良善關係應該是夥伴,各自都有擅長與不擅長,互補互助,一起成長,AI擅長的就交給AI,人類專注在AI不擅長的部分;就如同盧鴻智,跨多領域融合並生態友好是他一貫創作理念,希望藉由他的創作,能讓世界帶來一絲美好,讓每個生命都能自在的生活並微笑著。

圖三,盧鴻智的建築設計作品-[曙光]。 盧博設計工坊/提供
圖三,盧鴻智的建築設計作品-[曙光]。 盧博設計工坊/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羅德史瓦茲 MWC展示創新測試解方
下一篇
HolonIQ「Taiwan EdTech 50」揭曉/百瀚智能教育再獲肯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