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0字
美國總統川普在12日簽署行政命令,壓低美國處方箋藥物的價格,規定美國民眾支付的藥價不得高於全球最低價國家的水準。
在正式簽署命令前,川普先行在自己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說,美國的藥價可能降價59%,他在記者會上又說,某些藥品最多有望降價90%。
同時表示,「為了公平起見,全世界的藥價可能會上漲,這會是多年來首度讓美國獲得公平對待」。
川普表示,他將著手推動所謂的「最惠國政策」,即「美國支付的價格將與全球任何一個支付最低價格的國家相同」,美國的醫療照護成本將以「先前從未想像過的幅度」降低。
消息出爐後,在美國有銷售產品的製藥業者股價在12日大跌,包括澳洲生技公司CSL一度重挫3%,彭博資料顯示,該公司97%的年營收來自美國;日本武田藥品股價重挫5%、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和衛采製藥(Eisai)分別下跌2.4%和2%,這三家公司的北美營收在整體營收占比分別達52%、45%與34%;南韓生物製藥公司賽特瑞恩、SK Biopharmaceuticals、柳韓洋行和三星製藥股價都下跌。
美國民眾支付的藥物價格是全世界最高的,帶動了創新並促進製藥業的發展。根據公共政策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資料,美國處方藥的平均價格為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兩到三倍,甚至是某些國家的十倍。
藥廠已表示,改革這樣的體系將大幅削減其營收,並扼殺具有潛力延長和改善人類壽命的突破性療法的相關開發。此外,藥廠也準備迎戰川普的處方藥關稅政策。川普在推文中提到了製藥業的觀點,但他說,這代表「美國當了冤大頭」,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就承擔了這些成本。
然而,這項政策有望壓低處方藥價格,可能有助於病患,這也是許多美國人最關心的議題之一。根據2022年凱澤家族基金會(KFF)的一項民調,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藥價高到令人無法負荷。
在川普第一任期內,製藥業也曾反對類似計畫。川普當時試圖在任期最後幾個月推動處方藥砍價政策,但遭製藥業提告後,被聯邦法官下令停止推行。拜登政府上任後隨即撤銷這項政策。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